心肌梗死要做哪些检查?

2013-08-30 17:38:59

车卫平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化工医院

对于患上心肌梗死应该很多患者都很担心,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这个担心是很正常的。如果你瞎担心那就不对了。心肌梗死一定要进行详细的检查,才能了解自己的病情,才能进行正确的治疗,给身体一个健康。

(一)白细胞计数 发病1周内白细胞可增至10,000~20,000/mm3,中性粒细胞多在75%~90%,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二)红细胞沉降率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可维持1~3周。

(三)血清酶测定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或CPK)发病6小时内出现,24小时达高峰,48~72小时后消失,阳性率达92.7%。谷草转氨酶(AST或GOT)发病后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3~6天后降至正常。乳酸脱氢酶(LDH)发病后8~12小时升高,2~3天达高峰,1~2周才恢复正常。近年来还用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γ-谷酰基磷酸转肽酶(γ-GTP)、丙酮酸激酶(PK)等。肌酸磷酸激酶有3种同工酶,其中CK-MB来自心肌,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极高,分别达到100%和99%,它升高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常用于判定梗塞的范围和严重性。乳酸脱氢酶有5种同工酶,其中LDH1来源于心肌,在急性心肌梗塞后数小时总乳酸脱氢酶尚未出现前就已出现,可持续10天,其阳性率超过95%。

(四)肌红蛋白测定 尿肌红蛋白排泄和血清肌红蛋白含量测定,也有助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尿肌红蛋白在梗塞后5~40小时开始排泄,持续平均可达83小时。血清肌红蛋白的升高出现时间较CK出现时间略早,在4小时左右,高峰消失较CK快,多数24小时即恢复正常。

(五)其他 血清肌凝蛋白轻链或重链,血清游离脂肪酸,在急性心肌梗塞后均增高。血清游离脂肪酸显著增高者易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此外,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应激反应,血糖可升高,糖耐量可暂降低,约2~3周后恢复正常。

[心电图和心向量图检查]

心电图有进行性和特征性改变,对诊断和估计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病情演变,都有很大帮助。心电图波形变化包括三种类型:

1.坏死区的波形 向坏死心肌的导联,出现深而宽的Q波。

2.损伤区的波形 面向坏死区周围的导联,显示抬高的ST段。

3.缺血区的波形 面向损伤区外周的导联,显示T波倒置。

典型的心电图演变过程是:起病时(急性期)面向梗塞区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和ST段明显抬高,后者弓背向上与T波连接呈单向曲线,R波减低或消失;背向梗塞区的导联则显示R波增高和ST段压低。在发病后数日至2周左右(亚急性期),面向梗塞区的导联,ST段逐渐恢复到基线水平,T波变为平坦或显著倒置;背向梗塞区的导联则T波增高。发病后数周至数月(慢性期),T波可呈V形倒置,其两肢对称,波谷尖锐。异常Q波以后常永久存在而T波有可能在数月至数年内恢复。

心肌梗死固然要对心脏进行全面的检查,那必然就少不了心电图,心电图可以检测人体的心脏状况,根据情况进行分析,再从检查结果上进行详细的分析,才能让心肌梗死疾病的治疗更加准确,让疾病早些治愈。

心肌梗死用药方案
盐酸阿扑吗啡注射液
本品是常用的止痛药,价格相对便宜,能有效缓解心肌梗死引起的疼痛症状。能...
阿司匹林肠溶片
属于大众化的心血管疾病药物,能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对各种缺血性心脑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