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治疗多长时间能好 分享三个方法治好心肌缺血

2023-07-18 17:25:19

李卫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中老年人出现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的概率比较大,很容易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这又是心肌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中老年人如果经常感到自己出现胸闷或者阵发性的胸痛情况,睡觉的时候感到呼吸困难,可以到医院做心血管内科检查,确定是否患上了心肌缺血疾病。尽管目前医学上没有彻底根治心肌缺血的手段,但已经有了很多缓解治疗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三种。

心肌缺血治疗多长时间能好?

心肌缺血的治疗周期并不是固定的,治愈的概率比较低,大部分患者都只能达到缓解效果,不能完全康复。稳定性的心绞痛在治疗一个月之后症状就会明显缓解,而急性的心绞痛则需要两到三个月才能有所缓解。

心肌缺血治疗方法有哪些?

1.改善冠脉血供

改善冠脉血供一般采用药物治疗,针对心肌缺血患者普遍使用硝酸酯类药物,能够增加患者的心肌供氧。用药之后患者的胸痛症状会有所缓解,发作的频率会慢慢变低。部分患者还会使用钙通道阻滞剂,以降低患者的心肌耗氧,改善冠状血供情况。

2.避免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的重症表现之一,必须在心肌缺血的早期就将以抗血小板治疗,避免血小板已经在患者动脉粥样硬化部分聚集起来,形成血栓而出现心肌梗死情况。另外,已经出现粥样动脉硬化的患者还需要使用他汀类药物来降低体内脂肪,以延缓粥样动脉硬化的发展。

3.血管重建

血管重建一般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这是针对心肌缺血的主流手术方法,运用手术治疗能够较快地看到效果。

心肌缺血目前的治疗方法就是以上三种,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未来可能会开发出针对性更强、效果更明显的治疗方法。心肌缺血的治疗一定要尽早进行,越晚病情越严重,出现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概率就越高。中老年人自己及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多注意身体健康情况,定期的体检来预防疾病。

心肌缺血健康指南
低血压会引起心肌缺血吗 低血压与心肌缺血的关系细说
低血压可引起心肌缺血,主要是由于血压下降时,冠状动脉灌注压下降导致心肌血流量减少,诱发的疾病,严重还会造成心肌梗死,因此患者们最好多加注意。但也需要注意,并非所有低血压都会诱发心肌缺血,比如生理低血压,就会不会造成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了解心肌缺血的四个治疗方法
心肌缺血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栓塞。该种疾病发生后,临床方面一般都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为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普拉格雷、吲哚布芬。...
心肌缺血程度怎么区分
心脏作为人重要的器官,当心脏发生疾病后,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这时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判断心肌缺血的严重性。毕竟,这对后期的治疗非常关键,所以心肌缺血程度的区分方式,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来改善。...
心肌缺血胸口痛应该怎么办
心肌缺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老年性疾病,患上此种疾病之后,患者会出现心慌、乏力、心律不齐的现象,患上疾病之后会影响生活和工作。发生心肌缺血疾病之后引起胸口痛时,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通过做检查可以确诊病因。确诊病因后要采取对症治疗,才可促进病情好转。...
心电图正常会是心肌缺血吗
心肌缺血的时候,人们的心脏就会受到影响,对我们的身体也非常不利,所以说我们在平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从而预防心肌出血的出现。心电图正常,并不是判断心肌缺血的唯一途径。...
失眠是心肌缺血吗 了解失眠和心悸缺血的关系
长期失眠是有可能造成心肌缺血的,由于身体缺乏休息影响到血液循环系统,进而影响到人体机能,临床上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对身体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长期的睡眠不足或睡眠障碍,是出现心肌缺血现象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产生各类身体疾病的原因所在。...
心肌缺血用药方案
注射用辅酶A
注射用辅酶A能加速体内的物质转化,改善物质在体内的氧化并供给能量,能够...
丹参滴丸
丹参滴丸扩张血管,使冠状动脉的营养根据及时跟上,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