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黄疸指数正常值偏高怎么办

2023-01-08 18:15:18

王翠玲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黄疸对于新生儿是很常见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皮肤发黄、体温升高等症状。在临床上,有60%的新生儿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黄疸值是12.9mg,如果不超过15mg就正常,如超过这个范围,就要及时采取一些措施。那么新生儿父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黄疸值偏高?​

1、勤喂奶和早喂奶,婴儿出生后,母亲最好不要超过三个小时,就让婴儿吸几分钟奶。早吸奶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吸吮能力,还可以促进新生儿的胃肠蠕动和粪便中胆红素的代谢,有利于减少黄疸的发生率。

2、增加糖水喂食,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如果黄疸值迅速上升,可以在母乳喂养间隔加入一些葡萄糖水,进而增加婴儿排尿次数,使得身体内的胆红素可以随尿液更快排出。

3、新生儿抚触,母亲可以用双手轻轻抚摸宝宝的每一个部位的皮肤,比如宝宝洗澡游泳后,妈妈慢慢的抚摸宝宝全身,有利于促进神经兴奋性、胰岛素分泌进而增加胎粪排泄。尽可能的减少胆红素的吸收,有利于降低清胆红素水平。

4、晒太阳,阳光属于光疗,对黄疸的恢复有帮助。建议每天晒一到两次,每次大约15分钟左右,早上一次,下午一次,主要让阳光照射四肢、腹部和背部。注意在晒太阳的过程中保护好宝宝的眼睛,避免直射。

5、时刻观察,黄疸一开始从脚开始退,眼睛是最晚退去的部位,因此要先从眼睛开始观察。也可以按压身体任何部位,如果皮肤按压后是白色的就不需要担心,如果是黄色的就要多注意。若发现宝宝的脸色越来越黄,精神和食欲都不好,就要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黄疸并不可怕,只要及时发现,采取正确的方法就能让黄疸消失,如合理的喂养、喂食糖水、多晒太阳等。如果宝宝体内的胆红素水平过高,对宝宝的神经系统可能造成永久性损伤。因此建议新生儿父母日常多观察宝宝的身体以及行为的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