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肠道病毒感染的途径有哪些

2024-06-11 11:27:01

高福生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新型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导致急慢性肠炎,尤其是儿童更容易患病。很多家长因为不了解新型肠道病毒感染的感染途径,想要为孩子做预防工作也显得不知所措。那么,临床上新型肠道病毒感染的途径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让肠道疾病的专家来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吧。

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自然寄主﹐病毒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通过手指﹑餐具和食物)传播扩散。感染者的咽部和肠中有病毒存在﹐从粪中排病毒的时间较长﹐可持续几周。粪-口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偶然也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病毒在污水中存活的时间甚长。

发病及临床表现 人食入病毒后﹐经过7~14日﹐存在于咽部和肠道淋巴样组织的病毒﹐经血流进入单核吞噬细胞中增殖﹐最后达到靶器官(如脊髓﹑脑﹑脑膜﹑心﹑肝﹑皮肤等)﹐在不同的器官中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70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多突然发病﹐有严重的眼痛﹑畏光﹑视力模糊﹑结膜下出血﹐出血程度从小的出血点到大块出血。10日内完全恢复。可以伴发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急性腰脊髓脊神经根病﹐该病多见于成年男性﹐在眼病几周后发生。主要症状类似脊髓灰质炎﹐可导致瘫痪和肌萎缩等后遗症。另外一种并发症是面神经瘫痪。

71型肠道病毒主要引起手-足-口病及无菌性脑膜炎﹐72型肠道病毒可引起甲型肝炎。

专家提醒:新型肠道病毒感染会引起很多并发症,有诱发结膜炎、甲型肝炎的可能。因此,患上新型肠道病毒感染之后,为了避免再引起其它疾病,患者应当尽早治疗。此外,生活中也要做好预防新型肠道病毒感染的工作,饮食宜清淡,需注重饮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