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9 18:18:41
胸主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主动脉瘤,它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和非特异性主动脉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因此预防和积极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有效减少主动脉瘤的发生。主动脉瘤一旦确诊,一般都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切除动脉瘤。对于该病的具体发病原因有如下的研究。
胸主动脉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胸主动脉瘤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非特异性主动脉退行性病变,其次为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梅毒,感染,损伤及先天性发育不良等。
1.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和非特异性主动脉退行性病变时导致胸主动脉瘤形成的最常见原因,约占50%以上。
2.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 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性胸主动脉瘤常合并Marfan综合征,表现出明显的遗传特征。
3.创伤因素 多见于交通事故,在高速运动中突然减速,使主动脉内膜和中层横行撕裂,如升主动脉破口很大或完全断裂,病人很快大出血死亡,来不及抢救。
4.感染因素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感染性栓子阻塞于主动脉壁的营养血管,主动脉邻近的感染灶,如脓肿,化脓性淋巴结炎及脓胸等直接蔓延,或外伤,手术引起败血症播散所致,近10年来,梅毒感染病人有增加趋势。
(二)发病机制
胸主动脉中层囊性变性是导致胸主动脉瘤的最重要原因,可表现为主动脉中层的平滑肌细胞坏死,弹性纤维变性和黏液样物质沉积,这种病理变化多发生在升主动脉,少数可见于降主动脉.可使主动脉壁变薄,扭曲形成梭形动脉瘤,若发生在主动脉根部可引起主动脉瓣反流,所有Marfan综合征者,均可见主动脉壁中囊性改变,也可见于其他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如Ehlers-Danlos综合征等。
升主动脉瘤很少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但可伴有广泛的粥样硬化,尤其是肾动脉,脑动脉和冠状动脉,主动脉弓部的动脉瘤常累及到升主动脉或降主动脉,常是由于中层囊性变性,动脉粥样硬化,梅毒或其他感染所致,胸主动脉瘤常合并有高血压,后者可影响主动脉壁的强度,加速动脉瘤的膨胀,在胸部,局限性囊性动脉瘤比环状或弥漫性动脉瘤更为常见。
胸主动脉瘤治疗前的治疗?
1.外科治疗 胸主动脉瘤的手术疗法在时间的选择上仍然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认为,当动脉瘤直径达6~7cm以上者,有较高的手术风险。外科指征包括动脉瘤迅速的扩大、严重的主动脉瓣反流或伴有相关症状的患者。Marfan综合征者,常有较高的夹层分离和破裂的危险,当动脉瘤直径达5.5cm时,即应选择手术治疗。
胸主动脉瘤的手术,通常是切除动脉瘤并用适当大小的人造血管修复替换。全心肺转流术对升主动脉瘤切除是必要的,部分心肺转流术以支持动脉瘤远端的血液循环对降主动脉瘤切除来说是合理的。主动脉弓部的动脉瘤也可成功地切除,但该手术过程较复杂,而且危险性很高,不仅要切除动脉瘤,有些病人还要再植所有的头臂血管。约有半数以上的胸主动脉瘤及3/4的降主动脉瘤患者,可行动脉瘤包裹术。囊性动脉瘤有时能在不切除主动脉的情况下直接切除。治疗累及主动脉瓣环伴主动脉瓣反流的升主动脉瘤,可采用带人造主动脉瓣的涤纶血管置换术,并将冠状动脉再植入涤纶血管。
近年来,外科治疗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大多数治疗中心报道,选择性胸主动脉瘤切除术的早期存活率在90%~95%。Dake等报道,在胸降主动脉瘤治疗中,采用经皮血管内安置stent移植片固定,这项技术远比外科手术创伤性小,并且可减少外科手术治疗中脊髓动脉供血中断导致的截瘫的可能性。尽管目前这项技术还在试验阶段,但预期不久将来在那些不能手术治疗且有主动脉瘤破裂危险的患者中,可能会起到重要作用。
在手术的强烈生理应激状态下,常会引发所伴有的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肾功能衰竭。术后早期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是心肌梗死、出血、呼吸衰竭和感染。高龄、急诊手术、主动脉钳夹时间过长、动脉瘤的扩展和术中低血压等是决定围术期病死率的最重要因素。术后晚期死亡率,常与心脏并发症和移植边缘或主动脉其他部位形成的动脉瘤破裂有关。
2.内科治疗 药物治疗对那些动脉瘤扩展和伴显著动脉粥样硬化幸存者的长期疗效尚未肯定,但有报告认为,β-阻滞药对成年Marfan综合征患者有确切的疗效,可使主动脉扩张的速度减慢,主动脉夹层分离、主动脉瓣反流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减少;在对随访中的小胸主动脉瘤和已经手术治疗的胸主动脉瘤患者也可减少dp/dt和控制血压。
胸主动脉瘤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动脉瘤,它可以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缺血或心肌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当动脉瘤内血栓脱落可引起栓塞,最严重的胸主动脉瘤破裂可以引起猝死。因此早期发现该病后都应该积极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