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检查

  1.房水流畅系数降低

  开角型青光眼房水流畅系数(C值)下降,在青光眼的早期,C值波动较大,C值下降常出现在明显眼压升高以前,但是单次C值测量对诊断的价值不大,由于对青光眼概念的改变,眼压描记在临床诊断青光眼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C值降低也不能作为诊断依据,眼压描记在对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和抗青光眼药物作用的了解方面曾经是极有价值的,但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青光眼的作用是有争论的,目前已不作为青光眼的常规检查项目,眼压和C值异常只是提醒医生应更密切观察病人。

  2.虹膜角膜角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虹膜角膜角为开角,一般为宽角,有些也可为窄角,但是在眼压升高时房角并不关闭,无发育性房角异常。

  3.视野缺损

  青光眼视野缺损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重要诊断依据,现扼要概述如下:

  青光眼性视野缺损具有特征性,其视野损害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分布和走行及青光眼性视盘损害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萎缩相一致,纤维束性视野缺损是青光眼性视野缺损的特征性变化。

  (1)早期改变:

  ①旁中心暗点:在自动视野阈值检查中,表现为局限性视网膜光敏感度下降,常在中心视野5°~30°范围内有一个或数个比较性或绝对性旁中心暗点,有时在绝对性暗点周围有比较性暗点,其典型分布区域是在Bjerrum区,鼻侧分布范围较宽,颞侧范围较窄,有的靠近中心注视点,有的远离中心点20°~30°,暗点的宽度为2°~10°,在鼻侧以水平线为界。

  ②鼻侧阶梯:为视网膜神经纤维束损害的特征性改变,表现为1条或多条等视线在鼻侧水平子午线处上下错位,形成鼻侧水平子午线处的阶梯状视野缺损,由于神经纤维受损害程度不同,不一定每个等视线上均查可出鼻侧阶梯,可仅累及周边等视线或中心等视线,也可能从中心到周边多条等视线受累,鼻侧阶梯常合并旁中心暗点,当中心视野不能确切分析时,周边部鼻侧阶梯有一定诊断意义。

  (2)进展期改变:当病情进展,几个旁中心暗点可以融合或与生理盲点相连,形成典型的弓形暗点,弓形暗点是典型的神经纤维束型视野缺损,由于视盘的一束神经纤维受侵,暗点从生理盲点开始,围绕注视点10°~20°内呈弓形达鼻侧水平线上,鼻侧较颞侧宽,与视网膜颞侧弓形神经纤维束的排列相对应,弓形暗点可为比较性或绝对性,一般不是从生理盲点开始,当其延伸到生理盲点时,在该处的暗点也不是最致密的,病情进一步发展,视野缺损加重,上下方弓形纤维受损则形成双弓形暗点,多数上下弓形不对称,在水平线上相遇,形成两个阶梯,下方者常靠近中心注视点。

  新的神经纤维损害容易发生在接近原来损害的部位,使暗点加宽,向中心侧进展较慢,向周边侧进展较快,特别是在鼻上象限,最后在此处突破与周边缺损相连,形成鼻上视野缺损,随着病情进展,缺损可以扩展到鼻下方形成全鼻侧视野缺损,以后从周边部各方向逐渐向中心收缩。

  (3)晚期改变:从中期到晚期没有明显界限,晚期视野大部分丧失,仅残存5°~10°中心小岛,即管状视野,此时还可能保留1.0的中心视力,而视野缺损已达注视点附近,残留的小视野常呈横椭圆形,鼻侧有水平阶梯,这种小视野可保持相当长的时间,缺损常由鼻侧向中心注视点进展,当注视点受侵犯则视力可突然丧失。

  自动视野计静态阈值视野中还发现早期青光眼视野损害可表现为视网膜光阈值波动增大和弥漫性视网膜光阈值升高,但弥漫性视网膜光阈值升高是否是青光眼早期视野损害尚有争议,因为有许多因素如屈光间质不清,屈光不正,年龄等均可导致视网膜光阈值增高,生理盲点延长,生理盲点外露,血管暗点等也因为影响因素多,现在都不认为是早期青光眼的特征性改变。

  下述情况为非典型的青光眼性视野改变:①扇形视野缺损:青光眼早期可单独出现颞侧或鼻侧周边视野压陷或缺损,一般呈扇形,尖端向中心部,边界不沿水平线,这种视野改变属神经纤维束缺损,因为Bjerrum区的神经纤维束最容易受高眼压的影响,因而被认为是青光眼性改变,有研究认为颞侧扇形压陷是早期青光眼的表现,但仅有鼻侧压陷,对青光眼的诊断意义不大;②周边性视野收缩:虽然在青光眼的视野改变中常见,但是屈光间质不清,瞳孔缩小或年龄因素等均可使周边视野缩小,因而对青光眼没有诊断价值,但是如果单眼高眼压,伴有周边视野收缩,可能为青光眼的早期改变,如果视野收缩进展,应进一步检查。

  4.眼压测量

  进行24h眼压测量,即描记眼压日曲线,:眼压是维持正常视功能的必备条件,正常眼压对于眼的光学特性,眼内液体循环,晶体代谢等方面俱有特殊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房水生成,排出及眼内容物三者处于动脉平衡状态,如果这个平衡失明,将出现病理性眼压。

  5.Heidelberg视网膜断层成像仪

  根据共焦激光扫描原理,对视盘进行逐层扫描和形态学定量测定,使视杯的边界确定,盘沿的测量参数更客观化,但对视盘边界采用的标准化确定,却不能忽略不同视盘间的个体差异。

  6.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

  采用820nm二极管激光,扫描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取得环绕视盘区域的神经纤维层的断面图,获得各象限神经纤维层厚度的信息,但其不足是无法矫正测量平面倾斜所造成的误差,目前正在进行改进。

  7.GDx青光眼诊断仪

  采用780nm二极管激光,对视盘及其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进行定量测定,较前两种仪器检测范围广泛,并获取更多参数,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所得结果受角膜形态的影响较大。

  8.视网膜厚度分析仪

  采用类似地形图的图像仪,定量测定局部范围视网膜厚度等参数,视网膜参数的改变比视盘形态学的改变更敏感。

  9.其他心理物理学及视觉电生理检查

  应用于青光眼视功能损害评价的主观视功能检查方法,除视野外,尚有色觉分辨力和对比敏感度,许多研究表明,青光眼早期可选择性损害蓝-黄视觉,这些改变可发生在视野缺损以前,色觉障碍与视野缺损程度相关,青光眼患者的对比敏感度也有改变,早期表现为高频部分的空间对比敏感度下降,部分为低频空间对比敏感度下降,晚期为全频率下降,时间对比敏感度在青光眼早期为中频段损害明显,对比敏感度也可出现在视野缺损以前,但是青光眼早期的色觉和对比敏感度改变与正常人有重叠,特异性不高。

  视觉电生理检查也应用于青光眼视功能的检测,由于青光眼是一种损害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视神经的疾病,所以主要是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尤其是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其典型青光眼性改变为潜伏期延长和振幅降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对视神经损害非常敏感,部分没有视野改变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可检测出异常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但也有部分已有明显视野缺损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其图形视觉诱发电位仍然正常,应用大方格,快转换率和小刺激野的刺激或分象限刺激方法可提高其敏感性,起源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图形视网膜电图比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更敏感。

  心理物理学检查已进入临床应用,这些实验在青光眼诊断和处理中的地位尚未确定,与一些组织病理研究结合起来,心理物理学检查已显著地增加了我们对青光眼是怎样影响了视功能的理解,视觉诱发电位检测青光眼患者是否有视神经损害及其受损的程度和范围,许多研究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而且敏感的,对其波形的分析是根据客观数据,可避免检查者主观判断可能引起的误差,但是这种检测方法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尚不能单独用于青光眼的诊断。

  10.荧光血管造影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部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视盘普遍性弱荧光,在视盘的上下极近边缘处可有限局性绝对性充盈缺损,常与视野缺损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一致,高眼压症患者的充盈缺损区较正常人多,青光眼病人在视盘的限局部位先发生视神经灌注减少,在血管荧光造影表现为相对荧光充盈缺损,然后发展为限局部位的绝对性视野缺损,有些正常人也有充盈缺损,故不能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在高眼压症患者,荧光血管造影充盈缺损的预后价值尚不能肯定。

  11.激发试验

  对疑似青光眼的病人,眼压不高时可激发试验使其增 高,以求确诊,青光眼的激发试验就在于针对不同类型青光眼的发病机理,对疑有某类青光眼的人应用相应的办法,采取针对性措施,激发其眼压升高,以利于早期诊断。

  12前房角检查

  须按时钟方位对房角全周的宽度,开,闭,缩短及周边前粘连的宽度和高度和正像或倒像画图描述,并记录周围边部的形态(凸或凹),采用Soheie分类法,记录色素分级,先作静脉观察,在不改变房角原状的条件下区分房角宽窄,然后动脉观察,确定房角开闭和周边前粘连的程度及范围,记录检查时的眼压及用药情况。

  遗传学及基因学检查。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专家答疑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在饮食上注意...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 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症状?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会遗传吗?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如何治疗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什么?有什...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否怕光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展期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会头疼吗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相关视频

如何早期发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肇龙 副主任医师 眼科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怎么回事 崔馨 副主任医师 眼科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 崔馨 副主任医师 眼科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