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功能减退(别名:应激障碍)

症状概述 医患问答 专家观点 相关疾病 相关经验
症状概述 病因 检查 诊断鉴别 预防治疗 缓解方法 饮食禁忌

应激反应本来是机体正遭到外界强烈的刺激后,经大脑皮层综合分析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如神经兴奋,激素分泌增多,血糖升高,血压.........[查看详情]

应激功能减退的鉴别

  应激功能减退的鉴别诊断:

  1.抑郁症:此症有兴趣下降、与他人疏远隔离、感到前途渺茫等表现,也有悲伤的体验,“触景生情”的类似回忆,情绪变化等表现,但两者还是有不同之处。但单纯的抑郁障碍不存在与创伤性事件相关联的闯入性回忆与梦境,也没有针对特定主题或场景的回避。抑郁症的抑郁心境涉及面广,包括平时的兴趣、日常喜好、个人前途等方面。消极、自卑或自杀企图也常见。

  2.焦虑性神经症:在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有持续性警觉增高和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时,应同慢性焦虑相鉴别。焦虑症往往对自身健康过分忧虑,躯体主诉较多,甚至有疑病倾向,而无明显精神创伤发病因素。

  3.强迫症:可表现反复出现的强迫性思维,但往往表现出不适当性且病前无异乎寻常的生活事件,因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不同。

  4.重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以及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都可出现幻觉、错觉,但这些疾病患病前并无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体验,且伴随症状各不相同,故不难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偶发的幻觉、错觉相鉴别。

  在异乎寻常的应激源的影响下立刻(或在几分钟之内)出现以下症状: (1)表现为混合性且常常是有变化的临床相,除了初始阶段的"茫然"状态外,还可有抑郁、焦虑、愤怒、绝望、活动过度、退缩,且没有任何一类症状持续占优势; (2)如果应激性环境消除,症状迅速缓解;如果应激持续存在或具有不可逆转性,症状一般在24-48小时开始减轻,并且大约在3天后往往变得十分轻微。 不包括那些已符合其它精神科障碍标准的患者所出现的症状突然恶化。但是,既往有精神科障碍的病史不影响这一诊断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