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子宫脱垂?

2013-04-17 11:15:36

张崇玲 副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心医院

在医学上,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称为子宫脱垂。常伴有阴道前、后壁膨出。这种病主要病因是盆底支持组织的损伤、薄弱。解放前在我国子宫脱垂为常见妇女病之一。解放后在妇女劳动力较强的山区、丘陵地带仍不断发生,多见于已婚多产者,也可见于营养不良、腹压增加的人。广大女性朋友一定要在平时多加注意,做好预防措施。

预防子宫脱垂的措施: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种退行性疾患,应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除先天性盆底组织发育不良外,本病的预防更重于治疗,应针对病因,做好妇女“五期”保健(青春期、月经期、孕期、产褥期及哺乳期)。推行计划生育,提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体操锻炼,避免产后重体力劳动。积极预防和治疗使腹压增加的疾病。

第一、青年时期:做好计划生育,避免多产;加强孕期产褥期保健,定期做产前检查,孕期注意劳动保护,尤其怀孕晚期,应适当休息,不要参加过重体力劳动。用新法接生,及时处理滞产,难产,减少盆底损伤;产后注意休息,增加营养,做产后体操,做腹肌和提肛肌收缩锻炼。早下床活动,但不宜做过多过重的体力劳动,也应避免久站、久坐、久蹲。

第二、中老年时期:从中年开始做盆底肌锻炼,及时治疗便秘、慢性咳嗽,适当控制体重,应尽量减少提重物和增加腹压的锻炼项目。

POP患者常规注意事项:

一旦诊断盆腔脏器脱垂,需要尽量避免提重物,避免便秘、慢性咳嗽、肥胖等增加腹压的情况。推荐肥胖患者适当减肥;便秘患者行为训练,改善排便习惯,例如定时排便,饮食调节(增加食物纤维),使用缓泻剂或灌肠剂避免用力排便。有尿失禁症状者可行行为调节(定时排尿等)、盆底肌训练和药物治疗。

子宫脱垂会严重影响女性朋友的身体健康,女性朋友在平时要多加预防,按时体检,一定要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