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

2023-01-04 08:50:16

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在人类众多的遗传疾病中,有一种很特别,就是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而且有致病菌,是一种朊蛋白。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是朊病毒的侵入神经元树突和细胞本身,尤其是小脑星状细胞和树枝状细胞内发生进行性空泡化,灰质中出现海绵状病变而引起临床失眠症状突出。目前还没有效治疗。

 发病机制

本病的组织病理学以丘脑萎缩为主,丘脑前腹侧和背内侧核恒严重受侵,丘脑中央内侧核和枕核也经常受害,其他丘脑神经核是否受累则变化不定,皮质通常显示极轻度至中度的星形神经胶质增生,且累及深层,并延伸至浅在的白质,

被检病例中,只两例见广布的海绵层水肿,这两例病程较长(2532个月),也具有周期性的EEG;一例病程13周的病人灶性海绵层水肿局限于海马回下脚,下橄榄体常严重萎缩,小脑皮质则仅呈极轻度至中度的萎缩,其他脑区一般正常,

受检的14例中,4例基底神经节有极轻度的神经胶质增生,1例上丘有中度神经胶质增生。

症状

1.睡眠和失眠 进行性失眠,失眠日益增重,这已在接受多导睡眠描记法(polysomnography)或通宵EEG记录检查的4个家族的8例病人得到证明,用安定和巴比妥酸盐等安眠药治疗无效,病人还呈现进行性的似梦中状态和幻觉,病末期呈木僵和昏睡状态。

2.识别机能 劳动记忆,注意力和视运动(visumotor)功能受损,但仍保持球智力(global intelligence)。

3.自主神经系统 病人呈现多汗,心动过速,发热,高血压和不规则呼吸。

4.运动系统 构音障碍进行性增重,直至口齿不清,另呈现咽下困难,共济失调,自发性和激发性肌阵挛,反射亢进和Babinski征。

5.内分泌系统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降低,皮质醇和儿茶酚胺水平增高,生长激素,催乳素和褪黑激素的24h节律异常。

 治疗

对症及支持治疗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至今尚无有效的病原治疗,有报道认为刚果红,二甲基亚砜,酚噻嗪,氯丙嗪,分支多胺,磷脂酶C,抗朊毒体抗体及寡肽等可能对延缓病情有一定作用,但效果及适用性有待证实。

至今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还没有病例无一例外均告死亡。通常会在发病数月之后造成死亡。现在还不知道究竟是缺乏睡眠本身致死或是其他脑部伤害致死,现在还不清楚。不过要是长期使用安眠药物来帮助人们增加睡眠时间,并没有明显健康益效,而且可能缩短寿命。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健康指南
朊病毒病要怎么预防呢
朊病毒是一种小分子无免疫性输血蛋白质,它可以寄生在动物细胞内不断的复制,从而严重危害宿主的健康。这种病毒可以作用于中枢神经,导致宿主的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并且疾病还具有传染性,可以大面积的传播,这样就会对畜牧业和养殖业造成很大的影响,现在还有可能传播给人类,从而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在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是一种遗传性的疾病,很多的患者在出现了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的...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的发病症状有哪些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的患者是非常多的,它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遗传性疾病,给我们的健康会带来很大的伤害,...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症状有哪些
  生活中很多的患者都不知道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的症状有哪些,在生活中一旦患上了这类疾病的话将会给我们...
预防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的办法有哪些
  生活中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的患者是非常多的,我们要注意生活中的细节,防止这种疾病出现在我们的身上,...
如何预防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
  如何预防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经受着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的困扰,这严重影响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