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有什么危害?

ask750400523a 分享 A-100%A+

2017-03-04 9:07:12
概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又称流行性脑膜炎,又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于1805年由瑞士Vieusseaux首次描述介绍。发病机理为致病菌从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特征,主要分布于肩、肘、臀等易于受压的部位,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冬春季节是此病的高发期,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每年的3月~4月份,且致病率高,常发病于老人和孩子,所以需要早期的预防保健措施,提高治愈率。

步骤/方法:

1 1.脑膜炎双球菌在败血症期播散至远处或周围器官或脑组织而造成转移性损害,如中耳炎、鼻窦炎、心包炎、化脓性关节炎、脑脓肿等。2.由于脑膜及蛛网膜下腔粘连,直接压迫所在部位的神经组织而造成失语、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精神障碍等后遗症。

2 3.慢性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型,多见于不完全免疫或有其他慢性病的患者。脑膜炎双球菌耐磺胺菌株的日益增多,对本型的形成可能有一定关系。病程常迁延数月之久,表现为间歇性发冷、寒战、发热、皮疹、关节痛及全身无力等。

3 败血症期突发或前驱期后突然寒战、高热、伴头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及精神萎缩等毒血症症状。幼儿则有哭闹不安、因皮肤感觉过敏而拒抱,以及惊厥等。少数病人有关节痛、脾肿大。

注意事项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感冒时病人抵抗力会降低,容易受到流脑病菌的袭击而发病。因此,要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在剧烈运动或从事劳动后,应及时把汗水擦干,穿好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子,对儿童更应留意这个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