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动脉慢性闭塞有哪些原因

ask7010394972 分享 A-100%A+

2017-01-23 20:13:11
概述

内脏动脉慢性闭塞,别称“肠绞痛”,因其症状类似于心绞痛故得此名,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类疾病。该病主要是因为胃肠道的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等三支营养动脉发生了慢性闭塞,从而导致肠梗死或肠缺血的症状。另外,由于堵塞而引发的肠胃侧支循环足以维持肠管活力,但不足以维持进食时的生理功能需要,故也会导致动脉慢性闭塞。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引起内脏动脉慢性闭塞的原因。

步骤/方法:

1 人体胃肠道的营养血管分别是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它们提供了最主要的胃肠道活力和功能。因此,当它们其中的某支血管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时,由于进食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肠绞痛,即动脉慢性闭塞。

2 另外,粥样硬化症也是导致内脏动脉逐渐闭塞一大主要原因。通过动脉造影发现,老年人群中由于慢性肠系膜缺血,从而引发动脉硬化性闭塞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高血压与肺癌都是导致内脏动脉慢性闭塞的主要危险因素。

3 其他的致病因素较为少见,如腹腔神经节压迫腹腔动脉膨胀的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或分离性动脉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或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累及腹腔动脉等。另外,腹腔动脉起点正常但该韧带位置低从而压迫腹腔动脉,也有可能导致内脏动脉逐渐闭塞。

注意事项

最后还是要提醒广大老年朋友们,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时刻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不适要立刻就医治疗,防止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