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失常如何分类

3次播放

左兆凯 20-12-10 16:42 在线咨询

窦性心律失常分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以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第一,窦性心动过速:正常人的窦性心律小于100次每分钟,大于100次每分钟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精神紧张、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失血、心肌炎和拟肾上腺素类药物作用。

第二、是窦性心动过缓:其频率小于60次每分,老年人,运动员容易出现,颅内压增高,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等,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第三、窦性心律不齐,常与窦性心动过缓同时存在,与呼吸周期有关,又称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多见于青少年。

第四、是窦性停搏,又称窦性静止,规律的窦性心律中,有时因迷走神经张力增大或者是窦房结功能障碍,窦房结停滞冲动,窦性停搏后出现逸搏或逸搏心律;冠心病,心肌炎尤其病毒性心肌炎和心肌病时,可以累及窦房结及其周围的组织,而发生缓慢性的心律失常,引起头昏黑蒙,晕厥等,称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基础上,如出现快速的心律失常,称为慢快综合征。

专家提示:窦性心律失常分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率大于100bpm者为窦性心动过速、小于60bpm者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可以心动过缓时发生,窦性停搏,可见于迷走神经张力增大后窦房结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