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氏骨折史密斯骨折

0次播放

疏欣杨 在线咨询

克雷氏骨折是指发生于桡骨远端的松质骨骨折,且向背侧移位者。是1814年时Abraham Colles加以详细描述,此后约定俗成称此种骨折为Colles骨折,而沿用至今。它是人体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受伤机制多为间接暴力所引起,常见于跌倒、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着地致伤,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发生骨折,导致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移位、向桡侧移位、向掌侧成角。史密斯骨折是1847年,Smith R W 详细描述了桡骨远端骨折,其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的病例。此后称此类骨折为Smith骨折,沿用至今。受伤机制也是跌倒,不过是腕背着地,腕关节急骤掌曲致伤。受伤机制与Colles骨折相反,导致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向近侧移位。这两种骨折,一般通过手法复位、石膏或支具外固定即可;严重者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