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是怎样造成的
4次播放
徐桂霞
20-09-15 16:18
在线咨询
新生儿溶血指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发病机制为父母遗传而母亲所不具有的显性胎儿红细胞血型抗原,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当不完全抗体IgG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后,与红细胞的相应抗原结合,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被破坏,引起溶血。
若母婴血型不合的胎儿红细胞在分娩时才进入母血,则母亲产生的抗体不使这一胎发病,而可能在下一胎发病。常见的为ABO溶血和Rh溶血。ABO溶血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而胎儿A型或者是B型,如母亲AB型或婴儿O型,都不会发生AB性溶血病。Rh溶血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因为自然界无Rh血型物质,Rh抗体只能由人类红细胞Rh抗原刺激产生。如母体再次妊娠,怀孕期间可有少量胎儿血液进入母体循环,几天内产生大量的IgG抗体,该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溶血。
专家提示:新生儿溶血是由于父母遗传而母亲所不具有的显性胎儿红细胞血型抗原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后与红细胞的相应抗原结合,进而引起溶血。常见的为ABO溶血和Rh溶血,同时R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