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变化,关节炎跟着“闹”?寒潮来袭,如何让关节好受一些?

2021-11-10

这几日,不知道大家是否深刻体会到----世纪大寒潮的“威力”呢?

这气温一降,天气一冷,对于很多老人而言,又要遭受难以忍受的疼痛。

比如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为何天气一变化,关节炎就跟着“闹”起来呢?

针对这个现象,不少科学家也曾尝试进行研究。

2014年一项调查统计,有62.7%的骨关节炎患者就曾表示:一旦天气遭遇变化,自己关节疼痛就会加重,原有关节疼痛情况越重的患者,对天气变化也就越敏感。

最关键是,天气越冷,湿度越高,关节疼痛的影响则就越大。

到底是为什么呢?

科学家就进行推测,天气发生变化,气压就会突然降低,而关节受到压力也就降低,导致关节炎患的关节产生水肿,从而压迫本来就敏感的痛觉神经,加剧疼痛。

当然,这只是一种解释,更确切的发病机制,该需要更多的研究。

寒潮来袭,做好哪些事才能让关节更好受一些?

虽然风湿性关节炎是慢性病变,但它不断地发作,影响正常的活动功能,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

尤其是在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下,还会给关节造成更加严重的损伤,甚至使得患者无法正常活动。

除了及时就诊之外,日常生活中还得做好以下几件事,关节或许能好受些。

1.保持愉悦的心情

疾病的发展和人的精神状态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当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就会加重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紊乱的问题,促进关节炎的发展。

由此,关节炎又会让人的心情变差,这种情况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患者本身必须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2.均衡膳食

虽然现代研究并没有明确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饮食禁忌有哪些,但这个案例已经表明抽烟喝酒,饮食过酸过咸过于油腻,都不利于疾病的好转。

反之,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及蛋,买瘦肉类的食品,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优质蛋白,进而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

3.注意保暖

一部分患者关节炎之所以发作和受凉受潮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有了风湿性关节炎后,患者平日里一定得注重保暖。

特别是到了炎热的夏季,如果待在室内吹空调的话,必须得穿着长袖长裤或者盖条毯子。另外,到了秋冬季节温度下降,出门时一定要注意防寒。

4.热敷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是湿寒之气入侵所致,要想缓解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可以针对性地热敷。

建议大家选用热毛巾或者热水一袋放置在关节部位,但需要注意的是,急性期的患者不适合采用此方法,而且水的温度不宜太高,建议控制在45度左右,便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的问题,最终达到消除肿胀和疼痛感觉的效果。

5.适当的锻炼

虽然患了风湿关节炎后,患者往往会有关节疼痛的问题,但并不代表着不可以运动,反之,适当的做些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一般情况下,在关节炎的急性期,建议休息3周的时间,但需被动活动关节。

随着情况的好转,可以慢慢地做些力所能及的运动,最好选择有氧运动,例如太极拳,散步等等。

与此同时还要提醒大家,风湿性关节炎比较顽固,发作概率高,需要长期控制。

如果症状较严重的话,正确的做法是赶紧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诊断下制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J Rheumatol. 2015 Oct;42(10):1885-92. doi: 10.3899/jrheum.141594. Epub 2015 Sep 1. 26329341

上一篇:睡眠差,经常失眠,这些食物或能

下一篇:胆囊炎影响生活?提醒患者:想要
大家都在看
得了慢性胃炎,除了要学会“挑食”,还要摆脱6个致病因素

慢性胃炎其实就是胃粘膜的慢性炎症反应,它的出现多和人的饮食习惯不健康有关。大部分患者前期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以及食欲减退,反酸恶心等症状,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患者不光有头晕,乏力,贫血等问题,严重时甚

肺部“脏”的表现,脸会露出马脚,若你一个不占,说明肺还算干净

众所周知,肺脏是人体的代谢和呼吸器官,在其功能正常时,才可以通过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可是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如果没有做好保护的措施,人们很容易吸入大量的细菌和尘埃,久而久之肺部难

三高人群的“福音”:每天喝杯柠檬水,控制血糖,排出尿酸

“三高”这个词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不论是在电视节目,还是医生口中都可以听到。通常情况下,“三高”指的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也有另一种说法表示高血脂应被高尿酸所代替。但事实上,不管是高血压,高血糖,

春节聚餐总是吃太多?医生推荐这4种食材,清清肠胃,去油解腻

每逢农历新年,自然少不了就是“吃几顿好的”。无论是亲朋好友相聚的大餐,还是随处可见的大小餐馆,还是年货上各种丰富多彩的包装食品……而这种情况的导致,少不了让我们越!吃!越!多!而吃得多了,自然就免不了

  • 欺诈
  • 色情
  • 恶意营销
  • 违法信息
取消
私人医生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