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要做白带常规吗 如何检查淋病

发布时间:2018-08-09 06:21:54

一、淋病要做白带常规吗

  白带检查一般不检查淋病的,这个需要做专门的淋病检查的,可以看下传染科。

  淋病的主要检查方法有哪些

  1、培养检查:淋球菌培养是诊断的重要佐证,培养法对症状很轻或无症状的男性、女性病人都是较敏感的方法,只要培养阳性就可确诊。在基因诊断问世以前,培养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筛选淋病的唯一方法。

  2、涂片检查:取患者尿道分泌物,作革兰氏染色,在多形核白细胞内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涂片对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的单纯淋病患者,阳性率在百分这九十左右;对分泌物较少的慢性淋病患者,阳性率低,因此要取前列腺按摩液,以提高检出率。

  3、抗原检测:包括两种,一是固相酶免疫试验,可用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淋球菌抗原;二是直接免疫荧光试验:通过检测淋球菌外膜蛋白I的单克隆抗体作直接免疫荧光试验。前者可在妇女人群中用来诊断淋球菌感染,后者实验尚不能推荐。

  4、PPNG检测:β-内酰胺酶,用纸片酸度定量法,使用WhatmanI号滤纸PP-NG菌株能使其颜色由蓝变黄,阳性为PPNG,阴性为N-PPNG。

  5、药敏试验:在培养阳性后进一步作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法做敏感试验,或用琼脂平皿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用以指导选用抗生素。

二、引发淋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直接性传染。

  只要问起性病的传播方式,相信很多人第一印象想到的就是直接的性接触传染了。由于淋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性传播疾病,所以直接的性接触传染是主要的淋病的传染途径。男性淋病几乎都是是由性交接触引起的。感染后3-5天即可发病。感染人群中以青壮年为主。

  2、外伤感染。

  淋病会通过哪些途径传染呢,这是现在大家很关心的一个问题。专家说,由于不注意防护而导致的外伤感染也会引起淋病的发生。淋菌病毒可经皮肤或黏膜上的小小破裂伤口侵入体内,经过潜伏数日,病菌繁殖到足够的数目便开始发病。

  3、免疫力低下。

  除了以上两种比较常见的传染方式之外,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低下也是引起淋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自身免疫力低下主要是指非性接解传染。接触淋病患者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用具,如沾有分泌物的毛巾、脚布脚盆、衣被,甚至于厕所的马桶圈等,均可传染。

三、淋病可以带来哪些症状

  淋病是常见的传播性疾病,对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而且淋病的症状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发现病情,所以人们发现淋病的症状一定要及时治疗。

  男性好发于冠状沟、龟头、包皮、系带、尿道口,少数见于阴茎体部,同性恋者可发生于肛周及直肠。但很少见于阴囊。尤其易发生于有慢性淋病、包皮过长者。除以上部位外,人体的其他部位也可患病,如口腔、腋窝、脐窝、足趾间等。

  淋病早期的疣体较为柔嫩,疣体初发时候小而呈淡红色、淡灰色,其后逐渐扩大增多,颜色逐渐加深呈粉红色、棕红色、鲜红色,有的呈白色,甚至为黑色。疣体一般表面湿润、柔软,触之易出血。

  淋病初发时为少数微小淡红色丘疹,渐渐增大及增多,通常无特殊感觉,表面凹凸不平,湿润而柔软,呈乳头样、蕈样或融合成大团呈菜花样突起,红色或污红色。其根部常有蒂,易发生糜烂、渗液,触之易出血,皮损裂隙中常有混浊浆液或脓性分泌物,散发恶臭,常因搔抓而继发细菌感染。

  随着时间的推延,因各种分泌物、白带、污垢或出血等于其间隙之中而呈现血痂、浓汁样外观,此时往往有恶臭。少数疣体角质增厚,表面可变硬。由于引起淋病的HPV类型、感染时间的长短、受感染者的个体、性别、部位等不同而出现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疣体。

  有的女性患者从外阴到阴道、宫颈等处长了一片毛棘或很多突起像很多鸡冠花。发生在直肠内的淋病可引起里急后重。由于局部潮湿和不断受到刺激,疣体增长迅速,成为巨大淋病,可像深部穿透,产生很多瘘管通向尿道,或经数年恶变为癌。

四、得了淋病要如何治疗

  1、头孢菌素类

  具有破坏菌壁和抑制菌体蛋白合成的作用。虽也属于含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但它们对β-内酰胺酶比较稳定或十分稳定,因此,对PPNG菌株和染色体介导的耐药菌株所致的淋病,常能有效地取代青霉素类。大观霉素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它们成为可行性代用品。

  2、青霉素类

  通过破坏菌壁合成而起杀菌作用。此类药物适于治疗非耐青霉素酶的淋球菌(PPNG)引起的淋病,是本病的“标准疗法”。然而,在治疗前不作药敏试验,将其作为常规疗法是不适当的,当PPNG菌株的流行率大于5%时,不应采用青霉素类治疗,而应选用其他制剂。加服丙磺舒的目的是减慢青霉素自肾脏排出,并减少其与血浆蛋白结合,提高血内水平,延长半衰期,以充分发挥其抗菌作用。

  3、β-内酰胺酶抑制剂

  PPNG菌株对青霉素和一些头孢菌素耐药的原因,主要是产生了β-内酰胺酶所致。棒酸和青霉烷砜是抗菌活性很弱的化合物,与含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联合应用时,通过抑制-内酰胺酶,保护抗生素免受破坏,可抑制PPNG菌株的生长,但对非PPNG菌株则不发挥显著意义的作用。

投诉
大家都在看
  • 欺诈
  • 色情
  • 恶意营销
  • 违法信息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