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讲一下衡量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请讲一下衡量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医生回复

这些指标有:
(1)潮气量:即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其大小决定于体内耗O2量的大小及CO2产生的多少。正常成年人的潮气量为5000mL。

(2)补吸气量和深吸气量:平静吸气后,再作最大的吸气动作时,增添吸入的气量即补吸气量。正常成年人约为1500~2500mL。补吸气量与潮气量之和,称为深吸气量。胸廓、呼吸肌、胸膜腔、肺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时,深吸气量降低。

(3)补呼气量:平静呼气后,再作最大的呼气动作所能呼出的气量,即补呼气量。正常成年人约为900~1200mL。补呼气量的大小,决定于膈肌活动幅度、胸廓和肺的弹性回缩力及细支气管的关闭倾向。

(4)肺活量:在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时所能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它等于深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肺活量的大小与性别、年龄、身高、呼吸肌的强弱、肺和胸廓的弹性有关。一般情况下,男性肺活量大于女性(男性为3.47L,女性为2.44L);肺活量和身高成正相关,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呼吸肌的力量愈强,肺和胸廓的弹性愈大,肺活量愈大,反之则愈小。在病理情况时 ,限制性通气障碍可引起肺活量减小,这主要见于:①肺组织炎症、纤维化、肿瘤、胸腔积液,引起肺组织受压、萎陷,或正常肺组织被病变代替;②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或分流不畅的肺囊肿,引起呼气性空气滞留;③类风湿性脊柱炎、脊髓灰质炎、脊柱后侧凸等致胸廓活动受限的疾患。肺活量正常值范围很大,通常即使极准确的预计值,也可有±20%的误差,所以,只有肺活量较预计值减少20%以上,才能认为肺活量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