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54   本次发病及持续时间:1个月

脑出血

医生回复

你好!

出血病人术后病情稳定时,即应开始早期(术后2周内)康复治疗。

1,早期预防全身性合并症预防卧床引起的肺炎、褥疮、静脉血栓形成等,定时翻身及改变体位。预计昏迷时间较长的病人,早期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常翻身拍背、雾化吸入、联合应用抗生素等治疗,早期促进肺功能康复。

2,早期预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如无上消化道出血应早期进食,促进消化道功能康复。合理的早期营养治疗可增加患者营养素的摄入,减少或避免机体消耗,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从而增强对疾病的耐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早期促进病人尿、便等自律神经功能康复定时给患者通便,定时夹导尿管,定时开放,病人清醒后较早拔除导尿管,长期昏迷病人应时常调换导尿管,必要时进行膀胱冲洗。

4,早期预防关节强直,进行运动疗法静息时应将患肢维持于功能位,如肩外展50°、内旋15°、前屈40°,腕适当背伸,用支架或夹板防止足下垂。清醒病人在术后2~3天、昏迷病人在发病1周后开始运动疗法,早期进行患肢的按摩与被动活动,被动活动中幅度要大,动作须轻柔,避免过度牵拉松弛的关节。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运动疗法的主要作用:(1)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度,防止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全身生理机能衰退。(2)活跃瘫痪肢体的血液循环,刺激神经营养功能,从而防止或减轻肌肉、骨骼、皮肢的废用性萎缩。(3)可使大脑休眠状态的突触活化,突触发芽、再生,促进大脑功能重组。早期给予运动疗法对肢体功能改善有促进作用,可避免患肢关节挛缩,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5,早期促进言语功能康复。认为失语、认知障碍、尿便失禁等对神经功能恢复有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2周内患者的失语症状多不稳定,失语症状的改善,主要由病灶周围“半暗带”内水肿消退或病灶周围低灌注区血流恢复引起,其次是进行言语训练的作用。早期使用尼莫地平对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后患者局部脑血流下降,提高临床疗效和减轻血肿周围水肿均有积极作用。高血压脑出血大部分为基底节区脑出血,基底节性失语临床表现是语音障碍,患者说话含糊不清,字音或语调发不准;失语的特点是复述相对好。根据这个特点,早期言语训练采取:(1)口形发音训练,先教韵母,后教声母,先学喉音,后学唇音,可令患者发“啊”声或用咳嗽、吹纸、吹口哨等诱导发音。(2)手势训练。运用手势作为表达言语交流的方式。(3)使用交流板训练。选用日常生活图片呈现给患者。反复练习,不厌其烦,循序渐进地锻炼病人语言能力。


6,早期进行心理治疗,促进患者心理康复脑出血病人早期意识恢复后,除因脑损害而致躯体疾患外,多数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面反应,这些心理问题极大地影响患者生理、心理康复及生活质量。脑卒中后伴发抑郁状态发生率为35%。患者突然发病,缺乏心理准备,表现为紧张、恐惧;加之躯体疾病的痛苦和功能障碍,常表现为烦躁、焦虑,后因住院,需人护理,活动不便,自尊心受损,产生抑郁、悲观心理。早期进行心理治疗,经常接触病人主动进行激励和疏导,设法消除病人自悲心理,同时动员其亲友给予病人热情与温暖,协助解决某些经济困难,促进病人心理积极转化。如患者抑郁状态较重,可加用抗抑郁药物等治疗。

总之,早期预防全身性合并症,早期进行运动疗法,早期促进言语功能康复,早期进行心理治疗等,有利于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