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可能是什么病 平时有高血压

请问这可能是什么病 平时有高血压
血压突然升高160/100 mmHg 心律大于100 1到2分好转 两小时恢复 微冷 口渴

医生回复

是否为“嗜铬细胞瘤”?
建议去三级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查肾脏B超,CT,或MRI, 明确诊断。
转贴: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为起源于神经嵴细胞,可合成、贮藏、分泌儿茶酚胺,并引起儿茶酚胺过多所致临床表现的肿瘤。80%-90%位于肾上腺内,其它部位可为颈动脉体、主动脉化学感受器、交感神经节、Xicker-ketyll器官。
1、阵发性高血压型

(1)诱发因素 情绪激动、体位改变、体力劳动、吸烟、创伤等,也可无任何诱因。

(2)发作间隔 起始时数月或数周1次,以后间隔缩短,发作渐重,甚而每日发作,发作一般历时1-2小时,但亦可短至数分钟,或长达l日或数日。

(3)发作情况 突然起病,患者自觉剧烈心悸、气促、出汗、肢端麻木、发冷、头痛、心前区及上腹部紧缩感。此外,尚可有心前区疼痛、焦虑、恐惧感、恶心、呕吐、乏力或衰竭、视觉障碍等。检查患者时可发现面色苍白、气促、瞳孔散大、心率速、脉细速、血压升高;收缩压有时高达40kpa(300mmHg),舒张压有时为17-24 kpa,血糖可升高,出现尿糖;皮肤温度低,但体温可升高;严重患者,可因高血压脑病而发生昏迷,亦可因反复发作而致左心衰竭、肺水肿。发作终止时,血压往往迅速降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伴有面颊和皮肤潮红,全身发热、出汗、流涎、瞳孔缩小,既而患者感虚弱、乏力,以后逐渐恢复。

2、持久性高血压型 患者可经过阵发性高血压之阶段而达到持久性高血压期,也可一开始即为持久性高血压,病程演进可为良性或恶性,与高血压病甚难区别。以下情况应警惕有本病之可能:①汗多,手脚发凉,体重减轻,便秘;②急进性高血压,伴视力减弱、肾功能减退;③伴糖尿病及高代谢状态;④对一般降压药效果不佳,但可能对受体阻滞剂呱唑嗪特别敏感;⑤可因体位改变、精神刺激、运动而加重;⑤伴抽搐或直立性低血压;在手术、麻醉、分娩时血压骤降或出现休克。

3、儿童高血压。

4、特殊表现型 少数患者呈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可为高热、严重休克或急性腹痛,预后严重。

5、无症状型 此型血压不高,往往因其他病死亡后病理解剖时偶然发现;或在生前偶然发现肿瘤逐渐增大的局部症状,因而获得诊断。

1、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

(1)24hVMA测定 正常值35.35-65.65umol/d(7-13mg/d),一般阳性率在80%以上。

(2)血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测定 对于临床上考虑为释放肾上腺素为主者,宜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分离,再分别测定。

(3)可乐定(氯压定)试验 可乐定为一作用于中枢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液动剂。受体促动剂,可抑制神经源性因子所引起的儿茶酚胺释放。嗜铬细胞瘤中大量的儿茶酚胺未经正常的储存和释放过程而弥散至血循环,可乐定对嗜铬细胞瘤患者儿茶酚胺的释放不起明显抑制作用,而对非嗜铬瘤患者儿茶酚胺的升高能抑制。口服0.3mg后2-3h,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神经原性因素引起的儿茶酚胺释放受抑制,而对嗜铬细胞瘤患者无明显抑制作用,以此为鉴别。

3、定位诊断

(1)静脉肾孟造影。

(2)CT扫描。

(3)MRI有助于鉴别嗜铬细胞瘤及其他肿块。

(4)B超检查。

(5)静脉导管在不同水平采血测血浆儿茶酚胺。

1、手术 大多数嗜铬细胞瘤为良性,手术切除可得根治。

(1)手术前宜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使血压下降,减轻心脏的负担,并使患者原来缩小的血管内容量扩大,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①苯苄胺(酚苄明) 半减期36h作用较长。开始每次服10mg,2次/d,以后逐渐加量至持续性高血压者血压控制,阵发性高血压者发作得到防止,一般30-40mg/d即足够;病情特别重者需60mg/d以上。副作用为直立性低血压、鼻粘膜充血。由于α受体被阻滞后β受体活性增强,有时出现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

②哌唑嗪 相对选择性的α受体阻滞剂,可避免全部α受体阻滞的不良后果。宜先口服0.5-1.0mg作药物试验,观察血压数小时。对此药敏感者,血压明显下降,出现头晕、胸紧缩感,重者需补生理盐水,此类患者用药不到6mg/d即可控制病情;血压下降少者,开始剂量6mg/d渐增至10~16mg/d,在用a受体阻滞剂降压时,如患者有心动过速或心律不齐,加用普萘洛尔(心得安)等β受体阻滞剂。

(2)手术时嗜铬细胞瘤常为多发性,宜作腹部切口,以利详细探查。已用酚苇明或派畦嚷准备者,术中仍有血压骤升的可能,需采用酚妥拉明或硝普钠静注。心律失常,用β受体阻滞剂或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

妊娠时诊断的嗜铬细胞瘤患者,宜用肾上腺能阻滞剂,至足月时作剖腹产和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3)手术后疾病可根治,血压降至正常。如血压低,周围循环不良,表示血容量不足,应补全血或血浆,也可静滴适量去甲肾上腺素,但不能以此代替补充血容量。

(4)手术疗效 术后血压多恢复正常,但术后第1周,少数患者血压和尿、血儿茶酚胺仍偏高,系术后的应激状态及体内原储存的儿茶酚胺较多之故,所以术后1个月左右判断疗效更准确。

2、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治疗 肾上腺素能阻滞剂作对症治疗,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可用链际霉素、酪氨酸羟化酶抑制剂 C甲基间酪氨酸、131I一MnIG治疗,5年存活率70%。

1、应用药物长期控制嗜铬细胞瘤所致的高血压是困难的,且其中恶性约占10%,故手术治疗是首选。要获得满意手术效果,需内外科密切配合。

2、术后患者应按医生要求用药并按医嘱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