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人的生活保健

心肌梗死的人的生活保健
我的爸爸患了心肌梗死,他才44岁,我真的好担心,我害怕失去他,爸爸因过度劳累才如此的,也是为了我,发现患病后他开始终于戒烟了,可他很胖且睡觉打酣,着与他患病有关吗?在日常生活他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多吃些什么(具体的水果蔬菜什么的)?要多运动吗?多走多站还是多坐呢?回答请具体点,我在这方面什么也不懂!谢谢了!!(我很急呀)

医生回复

1 .心肌梗塞患者发作后 2- 3日开始给予流食 ,内容包括米汤、藕粉、菜汁、去油肉汤、淡茶水等 ,总容量 1000- 1500毫升 ,分 5- 6次喂食 ,少食多餐可避免膈肌抬高 ,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此阶段应避免摄入胀气或带刺激性的流食 ,如豆浆、牛奶、浓茶和咖啡等 ,食物不宜过冷过热 ,以防引起心律失常。

  2.病情好转后可选用半流质膳食 ,注意应摄取清淡、富有营养和容易消化的食物 ,如粥、面条、馄饨、瘦肉末、碎菜、煮水果等 ,仍应少食多餐 ,保持大便通畅 ,大便时切勿过分用力 ,以防加重病情。 3- 4周后 ,随着病情好转 ,饮食的限制也可逐渐放宽 ,可进食软米饭、馒头、包子、清蒸鱼、烩鸡丝、肉丸子、豆腐、粗硬纤维较少的蔬菜以及去皮煮的水果等。

  3.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食物中水的含量应与饮水和输液量一并考虑 ,使其适应心脏的负荷能力。如患者伴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 ,应限制钠盐。研究人员认为 ,镁对缺血性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膳食中含有一定量的镁 ,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镁的食物来源为有色蔬菜、小米、面粉、肉、海产品、豆类、香菇、桂圆等。钾对心肌的兴奋性、传导性均有影响 ,低钾血症易发生心律失常 ,故应注意如有低钾血症出现 ,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 ,如玉米面、甘薯、土豆、藕、油菜、香菇、木耳、柚子、杏、香蕉、红枣等。

  4.恢复期后 ,应防止复发 ,其膳食原则是维持理想体重 ,肥胖者应控制总热量摄入 ,使体重减轻 ,避免饱餐 ,因为饱餐可诱发心肌梗塞。另外 ,还应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含胆固醇多的食物如肝、肾、脑、蛋黄、松黄蛋、墨斗鱼、鲤鱼 ,以及含饱和脂肪酸高的食物如肥猪肉、肥牛羊肉、牛油、羊油、黄油、冰淇淋等均宜少食。

国外医学资料表明,医疗体育对急性心肌梗塞后的康复治疗作用和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过大量动物实验证实,从事休疗可大大增加心肌的供血,促进心肌侧枝循环的形成和发展,这为急性心肌梗塞后早期进行体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2.体疗可直接改善心肌代谢及心肌收缩力,促进心室射血速率,并提高肌肉氧化酶的活性和线粒体的质和量,使外围组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增强。
  
  3.可明显改善机体内的脂质代谢,减轻易患因素的威胁。实践证明,体疗可提高血液中纤维蛋白酶的活性,使血甘油三酯浓度降低,有利于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冠脉血栓的形成。急性心肌梗塞后的康复体疗可分四个阶段:

  急性阶段

  一般在急性心肌梗塞后2~3周开始。此时期由于病人尚处于急性期.若体力活动不当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因此,对无并发症、无心绞痛发作、无心律失常持续存在、无血压下降或出现心前区不适、气短气喘等症象病情稳定的病人,可逐渐进行0.5~1.5个代谢当量的身体活动。患者可在家人的帮助和监护下,进行轻微的日常自理活动或卧位呼吸操、肢体远端活动、关节屈伸练习。这一阶段可持续l~2周。值得提醒的是,一旦出现以下任何一种症象时,应立即暂停康复活动并保持安静休息:1、活动后有心前区不适或气短;2、心律失常反复出现,并伴有胸痛、过度疲惫、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等症状;3、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的进一步改变、合并严重的高血压症等;4、活动后收缩压下降值≥20mmHg或上升超过15~20mmHg,以及出现新的室性早博、明显心博异常。

  恢复早期阶段

  除继续做第一阶段的康复体疗外,4~8周当患者情况进一步好转后,其康复活动量可适当增至2~3.5个代谢当量。开始可练习生起,(每次在20分钟)、(每日一次,每次3~8分钟);尔后逐渐过渡小量的医疗行走、上下1~3级台阶。该时期的康复体疗可持续3~4周。

  恢复后期阶段

  该阶段的体疗内容应以定时定量步行、气功(如静养功、松静功)和配合医疗体操为主,亦可在野外进行医疗行走,骑自行车、划船、爬楼梯等强度适中的有氧运动。随体能进一步恢复,可逐渐增加练习的距离和次数,为逐渐完全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做准备。

  康复阶段

  发病6~8个月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体疗后体能基本恢复,在家人和医生的监护下,逐渐增加运动负荷量。运动医学专家建议,为了提高心肌梗塞患者的有氧代谢能力,改善心脏功能,可选择一些有氧耐力性运动项目。
祝愿你父亲早日康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