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引起的黄疸如何治疗?

女  2016-02-03 01:21:03

病情描述:

想咨询一下,我家仔仔11月1日傍晚出生,3号早上已经出现黄疸,现已经接受了五天的蓝光与输液等治疗,今天的值回落到12.2(医院给出12.9为正常值)。但医生说BB的黄疸是由于G6PD蚕豆病引起的(我有蚕豆病),容易引起反复,需要继续留院观察。我想问问以下问题。1、由于医生说BB黄疸不能用肉眼判断肤色,请问如果BB回家后如何判断是否有复发?2、蚕豆病多发于5岁以前的男童,除了不能吃蚕豆及相关制品,不能使用樟脑一类物品外,还有什么需要注意?3、蚕豆病虽说可以预防,但如果病发会比较严重。蓝光对于治疗婴儿黄疸是治标不治本,据说可以用换血进行治疗,是否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治愈?4、BB在出生的时候,我为他保留了脐带血,请问这个对蚕豆病是否可以帮助治愈?

蚕豆病是由于遗传性红细胞六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酶)缺乏者进食蚕豆后,随后发生的急性溶血性疾病,又名胡豆黄,蚕豆黄。常见于小儿,特别是5岁以下男童多见,约占90%,常发生在蚕豆成熟的季节,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如粉丝、酱油)均可致病。
  患者通常于进食蚕豆后24~48小时内发病,表现为急性血管内溶血,有全身不适,发热、恶心、呕吐、迅速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溶血严重者出现休克、少尿、无尿、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其发病与否,病情轻重与吃蚕豆的数量无关,有时吃1~2粒也难幸免,有时吸入或接触蚕豆花粉即可发病,甚至有时乳母吃蚕豆也可通过乳汁而致病。
  本病的贫血程度和症状大多很严重。一般病例症状持续2~6天。如果不及时纠正贫血、缺氧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可以致死;但如果及时得到救治,能摆脱危险而康复。在低发地区,本病易被忽视而漏诊。
  G6PD缺陷有诱发溶血的因素,患者如果服用药物不当(如解热镇痛药、抗疟药、磺胺类等),或者进食蚕豆、感染、糖尿病酸中毒等就会诱发溶血性贫血。
  避开诱因可预防

蚕豆病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属遗传病。多小儿发病。患病者应避免食用蚕豆、不要接触樟脑丸。如果新生儿患这种病伴核黄疸,可换血、光疗或苯巴比妥注射。
  意见建议:本病常见10岁以下小儿,1~5岁为发病高峰,在食用蚕豆数小时至两天内发病,乳母进食蚕豆,婴儿吸吮乳汁后也可发病,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一旦发病,需立即住院,给予输血、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在肾小管中沉积阻塞肾小管引起肾功能衰竭)等治疗。
   有“蚕豆病”病史者,不能进食蚕豆及其制品(如粉丝、豆瓣酱),亦不能使用可能引起溶血的药物,如抗疟疾药(伯氨喹啉、奎宁)、退热药(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痢特灵、磺胺类药物,如果收藏衣物使用了樟脑丸,穿以前要曝晒,因为萘也可引起溶血。

“蚕豆病”的医学名称为“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病”,是血液中红细胞膜上一种酶发育缺陷,为一种遗传病。医生说,患者要禁食蚕豆。
  有少数人,在吃了蚕豆以后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叫做蚕豆病。本病与遗传有关,
  90%为男性,多见于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
  起病急,常在吃蚕豆后几小时至几天内突然发病,表现为头昏、心慌、乏力、食欲
  不振、腹泻、发热、黄疸及贫血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昏迷、抽搐、血红蛋白尿,甚
  至休克,偶然可以致死。症状轻重与食蚕豆的多少无关,有时吃1、2粒也发病;
  有的吸入或接触蚕豆花粉即可发病。
  蚕豆病可用大剂量维生素B、C和补液等治疗。必要时需输血及应用肾上皮质激素
  (如氢化考的松、地塞米松)。
  以上是对“蚕豆病引起的黄疸如何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