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引起幽门梗阻

男 91岁 2016-02-04 10:48:44

病情描述: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我父亲91岁,1月7日在医院做胃镜检查是幽门梗阻和晚期胃癌,1月14日装支架,15日出院回家已11天,在11天过程中发烧38.5(1天),拉肚子3天,现都已好,现在请问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1月14日装支架,15日出院回家已11天,在11天过程中发烧38.5(1天),拉肚子3天,现都已好,现在请问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问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正常人胃黏膜壁细胞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制造碳酸,碳酸离解为H+与HCO3-,H+进入胃液中与Cl-结合为盐酸,而HCO3-则返回血循环中,故正常人饭后血中出现暂时的碱潮。肠黏膜上皮也能制造碳酸,离解后HCO3-进入肠液,而H则返回血循环中与来自胃壁细胞的HCO3-中和以平息碱潮,使血液pH值回得正常。胃液中的盐酸进入肠内与肠液内的碳酸氢盐中和,然后由肠黏膜回收到血液中,使体液得以维持酸碱的内部稳定。如损失大量胃液,则肠液中的HCO3-未被盐酸中和就被吸收回到血液中,遂使血液中的HCO3-增加。此外,胃液中的Cl-大量丢失后,病人呈低氯血症,因而在近端肾曲管中Na+的吸收,随Cl-的减少,也相应减少,髓襻的升支亦因Cl-减少,被动回收的Na+也减少,遂迫使本来应该在近端肾曲小管及髓襻回收的Na+,不得不移到远端肾曲小管以H+交换方式来回收,从而丢失大量H+,也增加了碳酸氢钠的回收量。既然进入血液中的HCO3-增加,就必然使[BHCO3]/[HHCO3]的比值增大,引起碱中毒。再加上胃液中的大量K+也随胃液损失,缺钾将使远端肾小管不得不以更多的H+换回碳酸氢钠,就使碱中毒更为加重。

幽门梗阻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一)发病原因,
   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发因素是由于细胞外液丢失大量的H 或吸收大量的碱,以致使HCO3-增多,从而使 [BHCO3]/[HHCO3]的分子变大引起pH值升高。
   1.胃液损失 呕吐、长期胃吸引术、幽门梗阻、手术麻醉后,可损失大量胃液。
   2.缺钾。
   3.细胞外液Cl-减少 如摄入减少,或因胃液丢失,或因使用呋塞米、噻嗪类利尿剂,经肾脏丢失大量Cl-,或因先天性肠黏膜细胞吸收Cl-的功能缺陷等,都能使细胞外液Cl-减少。
   4.碳酸氢盐蓄积
   (1)治疗胃溃疡病时,长期*用大量碱性药,使胃酸减少或消失,遂使肠液中的碳酸氢盐未被中和就吸收到血液中,血液中的HCO3-大量增加,因而发生碱中毒。
   (2)摄入有机酸盐过多。口*或注射乳酸盐、枸橼酸盐(大量输血)、醋酸盐过多时,它们在肝内转化成CO2及H2O,并且形成碳酸氢盐,使血液中的HCO3-含量大为增加,促成碱中毒。

由于人的情绪与胃肠功能息息相关,因此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精神要开朗,睡眠要充足,有可能使胃肠功能性紊乱逐渐好转.在饮食方面,一日三餐要合理分配,饥饱均匀,一般吃八分饱,勿过食,以适应胃肠的消化能力,吃得太多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胀气.豆制品,土豆,瓜类,豆类等进食过多,易产气而发生胀气,要注意避免.酸牛奶,特别是含双歧杆菌的酸牛奶,能增加肠道中的有益细菌,抑制肠道中腐败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对维持肠道内正常细菌的平衡有益,故适当饮用酸牛奶利于肠道内正常功能的恢复,对消除胃肠胀气有益.药物方面,多酶片有助消化作用,可适当应用.还可辅助应用多种维生素及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及吗叮啉也可配合应用.如果大便次数多,大便时干时稀不成形,可服用阿莫西林,氟哌酸一类抗生素3~5天,可消除肠道内异常细菌活跃而发酵产气引起胀气及大便不成形的现象.对青霉素过敏者勿用阿莫西林.
  以上是对“什么原因引起幽门梗阻”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