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请教白血病在皮肤上表现地是哪些症状?

女 50岁 2016-02-06 02:15:41

病情描述:

输液后手出现麻木,请教医生是什么原因?输液时,当时医生扎针感觉有些疼,紧接着后来针在手背上待了3天,第三天又输液时感觉有点跑液,但是没有发现变青或起包,输完后发现有4个手指麻木,当时我没有问医生,我想也许没事。但至今已经过去2个月了,手指还是麻木,请教我的手是不是和输液时扎针有关系?可不可能是针第一次没有扎好,而又在手背上待了3天,把手指的感觉神经损坏了?我的手还能恢复正常吗?我很纠结,到底该怎么办呢?

什么叫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
  首先,你的血小板总数是否正常,也就是在100~300×10^9/L范围之内?如果正常,你是不需要担心的。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表示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差异情况,偏高的说明血小板体积大小差异较大。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顾名思义,是指血小板的平均体积,偏低你的血小板比较小。上述指标都是指血小板的数量指标,要综合评价你的血小板是否正常,还需要看质量指标,就是血小板功能检查,实验比较复杂,所以一般体检不会查。平时注意皮肤有没有出血点或者轻微碰撞之后有无出现瘀斑,如果没有,你是不用担心的。
  简单来说,就是血小板大小的变化情况.【正常参考值】
   0.155~0.18(15.5%~18.0%)。
  可能症状
  小于正常:白血病,贫血,再障,还有很多了
  大于正常:见于急性肺淋巴细胞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等。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是反映血液内血小板比容变异的参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若在正常范围内提示血小板比容均一性。
  血小板分布宽

扑热息痛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它在常规用量下不良反应较少,它不能长期用药,会引起急性肝坏死。在用于发烧一般不超过3天,镇痛不超过10天。1、肝脏的毒副反应: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均可引起肝细胞坏死。扑热息痛引起肝细胞坏死是其直接对肝细胞的作用,可能是过量服用扑热息痛致使体内生成一种毒性代谢产物,当积存达到一定量时,造成肝脏甘胱谷肽耗竭,使肝脏解毒能力大大下降,毒性代谢产物破坏肝细胞,产生细胞变性和坏死。由于过量扑热息痛所致急性肝小叶中心性坏死,进展迅速者可发生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并引起死亡。 2、肾脏的毒副反应:过量扑热息痛所生成的毒性代谢产物同样可损害肾脏,造成肾细胞坏死,特别是合用水杨酸钠或咖啡因时,更易损伤肾脏。 3、血液系统的毒副反应:长期过量扑热息痛,所生成的毒性代谢产物可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系统,构成破坏,还可能诱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白血病。 4、神经系统的毒副反应:如果小儿过量服用扑热息痛,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主要出现大脑损害、神经功能减退、陷入昏迷等。

这可能是患有荨麻疹了,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荨麻诊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荨麻疹通常先感到全身皮肤瘙痒,随即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这种风团常突然发生,于数分钟至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内消退,不留痕迹,一日内可反复发作多次。有些病人伴有腹痛、恶心、呕吐;有些病人还有不同程度的发烧;严重时会出现气短、气喘、呼吸困难,甚至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现象。急性荨麻疹经数日至1 ̄2周左右即停止发疹。慢性荨麻疹一般没有发烧、恶心、呕吐、气喘现象,仅有皮肤风团和瘙痒,病程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荨麻疹的致病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有鱼、虾、蟹、动物羽毛、花粉、蘑菇、荨麻、药物、日光、细菌、寄生虫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接触的物品和吃的食物太多、太广泛,一时不容易查清病因,因此造成有些人反复发生麻疹。本病可用苯海拉明、扑尔敏、赛庚啶等抗组织胺药物治疗,如全身症状严重,可用强的松和地塞庚米松。中药治疗效果也很好,如白癣皮、地肤子、蝉衣、海金沙各15克,水煎服。
  以上是对“请教,请教白血病在皮肤上表现地是哪些症状?”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