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及影响因素

女  2016-02-08 03:05:13

病情描述:

性别:女 年龄:65岁 既往病史(发现后):甲 减8年 口服优甲乐2片(早) 2010年2月检测T3T4数值略高,后改为1.75片 高血压8年 口服倍他乐克2片(50mg早晚) 2009年秋季后改为25mg剂量心脏病8年 (不稳定性心绞痛) 口服 恬尔心2片(早晚)万爽力2片(早晚) 鲁南新康2片(20mg早晚)、 阿司匹林2片(50mg晚)高血脂10年 口服阿托伐他汀(1片晚)不定期服用,每次28天病情概述:2010年2月初开始出现一过性黑朦(3次)伴行走不稳(短暂),记忆力减退,右手疼痛、麻木1、2月27日右手失用,2月28日入院,CT、MAR检查,诊断为腔隙性脑梗塞,输液后未见好转,1天后病情加重,右上肢肌力0级,下肢肌力4级;3天后病情再次加重,失语出现;后经过连续输液,日渐好转,住院总计14天后出院,上肢肌力0级,下肢2-3级(卧床时可以自己抬起一定高度),不完全失语(短句可以,长句混乱),存在抑郁倾向。2、3月13日出院后转康复医院治疗,15日凌晨发病,失语、血压180/100,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入院治疗,CT、

后遗症的功能恢复护理
   (1)语言不利 语言障碍的病人情绪多焦躁、痛苦。医护人员要多接触病人,了解病人痛苦,让病人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心理。必须尽早地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耐心纠正发音,从简到繁,如“e”、“啊”、“歌”等,反复练习坚持不懈。并配合针刺哑门、通里、廉泉等穴,这利于促进语言功能改善和恢复。
   (2)肢体功能障碍 急性期护理上要注意将瘫痪肢体置放功能位置,以防肢体发生挛缩畸形,多采用仰卧位和侧卧位。在病人病情稳定情况下,指导和辅助其进行功能锻炼,从简单的屈伸开始,要求活动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每天2~4次,每次5~30分钟。并配合药物治疗,按摩患侧肢体,针刺曲池、合谷、足三里等。嘱病人经常用热水浸泡患侧肢体,促进其血液循环。
   (3)口角歪斜 临床上常见病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不能皱额、闭眼、鼓腮、吹哨。病人常常产生消极情绪,失去治疗信心。护士应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精神鼓励,以便取得信任,舒其情志。饮食上宜给易于消化、富于营养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配合针刺颊车、地仓、迎香、四白。鼓励病人多做眼、嘴、脸部运动,并经常按摩局部。
   脑梗塞的预防控制高血压:当

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在高血压、动脉梗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其病变范围一般为2~20毫米,其中以2~4毫米者最为多见。临床上患者多无明显症状,约有3/4的患者无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或仅有轻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轻度头痛头昏、眩晕、反应迟钝等症状。溶栓治疗适合早期患者,由于血栓形成的第1天内,富含水分,易溶解,这样见效快,疗程也比较短,但是要密切观察病情,以免引起脑出血的严重后果。溶血栓疗法常用尿激酶,链激酶溶解血栓,国产尿激酶2万~5万单位加入0。56摩尔/升10%葡萄糖液中静滴,每日1次,每疗程10天。当然也有人使用尿激酶颈动脉给药治疗脑梗塞,在发病24小时之内应用,由于各种原因,这种治疗方法难度较大,必须在医院应用。高压氧治疗:实践证明对治疗脑梗塞效果很好,可以大大降低脑梗塞的病残率。宜于早期应用,每日一次,10次为1疗程,每次吸氧时间90~110分钟,必须在密闭加压舱进行,受条件限制。控制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血压调节,控制高血脂,高血糖等,但是血压过高的不要降压太快,血压过低时适当给予提高。还有“CNS靶向

指导意见:凡脑深部穿通动脉闭塞引起的脑梗塞经巨噬作用使留下梗塞灶直径小于2mm者称为腔隙性脑梗塞多位于底节、内囊、丘脑、脑桥、少数位于放射冠及脑室管膜下区什么原因引起腔隙性脑梗塞脑深部穿通动脉闭塞引起本病的脑动脉可有下列改变:(一)类纤维素性改变:见于严重高血压血管壁增厚小动脉过度扩张呈节段性血脑屏障破坏血浆性渗出(二)脂肪玻璃样变样:多见于慢性非恶性高血压患者直径小于200μm的穿通动脉腔隙病灶中可发现动脉脂肪变性(三)小动脉粥样硬化:见于慢性高血压患者直径为100~400μm的血管有典型的粥样斑动脉狭窄及闭塞(四)微动脉瘤:常见于慢性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塞有什么症状临床症状一般较轻除少数外大多发病缓慢12~72小时达到高峰部分病人有短暂缺血发作史临床症状与腔梗灶的大小和部位有关常见有下列几种类型:(一)纯运动性卒中:表现为面、舌、肢体不同程度瘫痪而无感觉障碍、视野缺失、失语等病灶位于放射冠、内囊、基底节、脑桥、延髓等(二)纯感觉性卒中:患者主诉半身麻木受到牵拉、发冷、发热、针刺、疼痛、肿胀、变大、变小或沉重感检查可见一侧肢体、身躯感觉减退或消失感觉障碍偶可见越过中线影
  以上是对“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及影响因素”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