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的注意事项

男  2016-02-09 23:20:28

病情描述:

专家,我孩子六个半月了,一个星期前中午由于辅食添加不当,导致呕吐,腹泻,当夜到儿童医院就诊,误诊为急性肠胃炎,打了点滴(成分不明,消炎止吐的),皮试过程中排果酱样便,经化验未见红细胞,大夫未确诊肠套叠.当夜回家后又排果酱样便,精神不振,昏睡.次日又至儿童医院确诊为肠套叠,B超检查套入3CM,经空气灌肠后复位,呕吐消失精神有恢复.又打点滴(头孢)消炎两日,并口服蜡样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期间大便变稠,黄褐色,有奶瓣(一直以来喂食奶粉).第五日傍晚有低热(37度1),排便有奶瓣似有粘液,第六日排稀便5-6次,有奶瓣并有气泡及水样.夜间8点前后哭闹半小时,在去医院途中入睡,无呕吐无阵发性醒来哭闹等情况.麻烦问:1,听说腹泻会导致肠蠕动不规律而增加再次套叠的可能性,应该如何治疗腹泻?2,现在宝贝口水有臭味,是否是消化不良导致?还是胃肠受损的原因?应否重视?如何治疗?3,肠道调理是否只服用蜡样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即可?有无其他可恢复肠胃功能的办法?如何促进消化?麻烦您在百忙中给予详细解答,万分感谢.

病情分析: 你好,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或间隙性腹痛。临床上小儿多见,成人也可因肠道疾病发生肠痉挛。肠痉挛特点为腹痛突然发作,以脐周为著,发作间歇时无异常体征, 肠痉挛的病因尚不明,因副交感神经兴奋致一过性肠痉挛,暂时阻断肠内容物通过,使近端肠管强力蠕动而形成绞痛。肠梗阻症状,腹痛:脐周阵发性绞痛或窜痛,腹痛发 作时伴有肠鸣或气过水声,自觉腹中有气块窜动受阻于某一部位。呕吐:呕吐为反射性 ,吐出物为食物或胃液。腹胀:腹胀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便闭:在梗阻发生后,往往停止排气排便,高位梗阻,仍可自行或灌肠后有排气排便表现,完全性肠梗阻,病人多无排气排便;绞窄性肠梗阻则可有血性粘液样便。体征:腹痛、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亢进,麻痹性肠梗阻为全腹胀,肠鸣减弱或消失。

病情分析: 你好,部分或全部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流动并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意见建议:术后护理主要有:1、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有无腹痛、腹胀、呕吐及排气等。2、体位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卧位。3、术后禁食,禁食期间应给予补液。肠蠕动恢复并有排气后,可开始进少量流质,进食后无不适,逐步过渡至半流质;肠吻合进食时间应适当推迟。4、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术后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后,如出现腹部胀痛,持续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腹部切口处红肿,以后流出较多带有恶臭味液体,应警惕腹腔内感染及肠瘘的可能,并积极处理。祝您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肠粘连导致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当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时,则可产生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便障碍等一系列症状。其属于机械性肠梗阻范畴,按起病急缓可分为急性肠梗阻和慢性肠梗阻;按梗阻程度可分为完全性肠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按梗阻部位可分为高位小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按肠管血供情况分为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该病部分可经非手术治疗获得症状消退, 但大多数反复发作或保守治疗无效,仍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意见建议:祝你健康!
  以上是对“肠套叠的注意事项”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