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

男  2016-02-13 04:26:08

病情描述:

今年一月下旬,医院CT报告显示:鼻咽部右后壁增厚,表面欠光滑,两侧壁软组织不对称,右侧咽隐窝,咽腔变狭窄,咽旁间隙尚可:双侧上颌窦,筛窦及蝶窦充气良好,粘膜无增厚;骨窗显示颅底,各组鼻窦壁骨质结构完整。(2月14日检查的在乐山人民医院,三级),后来(2月25日)在华西医院,医生发现在右鼻中搁靠后孔的地方有一息肉样的新生物,大约4毫米左右,左鼻有点充血。此前几天前,有一次回吸涕带血,是早晨的第一口痰,颜色暗黑,并且左耳有耳鸣现象(现在耳鸣现象在左右都有,右边的耳鸣现象大约也有2月了,只是耳鸣,耳内没有液体,无耳胀,耳闷,听力左右都无明显差距)。在三月初,在颈部脊椎骨两旁1-2厘米的地方淋巴肿大(离鼻咽癌转移淋巴的重点区域有一点距离),不痛不痒,活动尚可(现在淋巴肿大无明显的变化),三天内成形的,直径在2-3厘米以内。在三月10日左右,右眼看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一直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原因是多数鼻咽癌为低分化癌,对放射线的敏感性高,并且原发灶和颈部淋巴引流区域容易包括在照射野内。自40年代起,我国即开展了鼻咽癌的深部x线放疗。50~60年代起又开展了60Co的外照射放疗,并将鼻咽及颈部联合大野照射改为小野照射,减少了放疗反应并提高了生存率。目前最有效和最肯定的方法是用60Co远距离治疗机。
  1.鼻咽癌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根治性放疗的适应证:①全身状况中等以上者;②颅底无明显骨质破坏者;③CT或MRI片示鼻咽旁无或仅有轻、中度浸润者;④颈淋巴结最大直径小于8cm,活动,尚未达锁骨上窝者;⑤无远处器官转移者。
  (2)姑息性放疗的适应证:①KS分级60分以上;②头痛剧烈,鼻咽有中量以上出血者;③有单个性远处转移者或颈淋巴结转移大于10cm。经姑息放射后如一般情况有改善,症状消失,远处转移灶能控制者,可改为根治性放射治疗。(3)放射治疗禁忌证:①KS分级60分以下;②广泛远处转移者;③合并急性感染病者;④放射性脑脊髓损伤者。(4)放射治疗后复发再放疗原则,具有下述情况者不宜再放

鼻咽间接镜检查
   鼻咽间接镜检查是一种简便、快捷、有效的常规检查方法,患者不必做特殊准备,并且该检查无痛无创。检查时,医生头带额镜,左手持压舌板,压下舌前2/3,扩大咽弓舌根距离,右手拿一直径1.5cm的小圆镜,在酒精灯上稍加温后,伸入口咽,借助光线反射观察鼻咽情况,镜面向不同方向转动,可观察鼻咽各部位的情况。如果患者咽反射敏感,医生会用1%~2%的卡因喷咽部1~3次作黏膜表面麻醉后再作检查。
   电子内镜检查
   目前临床上多使用长长的纤维软镜,通过鼻腔或经口腔,深入敌后,可近距离观察、照相,检查前患者一般不用进行特殊准备工作。
   EB病毒相关检查
   目前用来化验血里面的EB病毒的抗体和EB病毒游离DNA,前者有IgA/VCA、IgA/EA等检测,间接推测肿瘤在体内存在的可能,方法简便,可在基层单位使用,现多用来筛选一些风险高的人群;后者是随着定量PCR技术的发展,直接定量检测血浆游离EB病毒DNA,据报道荧光定量PCR法诊断鼻咽癌的准确性较好(敏感度、特异度可达90%),另外,该指标可以较灵敏地反映体内肿瘤的负荷,一定程度上可

(1)前鼻镜检查:少数病例可发现新生物侵入后鼻孔,多呈肉芽组织状。
   (2)鼻咽镜检查:对诊断极为重要。
   1)间接鼻咽镜检查:须反复仔细寻找可疑之处,咽部反射敏感检查不能合作者,可表面麻醉后再检查;如仍不成功,可用软腭拉钩拉开软腭,或用细导尿管插入前鼻孔,其前端由口拉出,后端留于前鼻孔之外,将两端系紧、固定,软腭被拉向前,可充分显露鼻咽部,并可进行活检。
   2)鼻咽纤维镜或电子鼻咽纤维镜检查:一种可弯曲的软性光导纤维镜。从鼻腔导入(表面麻醉后),能全面仔细地观察鼻咽部,可行照相、录像及活检,是检查鼻咽部最有效的现代工具。
   (3)病理检查:
   1)活检:可采取经鼻腔径路或经口腔径路。活检如为阴性,对仍觉可疑者需反复行之,并密切随诊。
   2)颈淋巴结摘除活检或颈淋巴结细胞学穿刺涂片检查:若颈侧淋巴结肿大,且质硬者,应作颈淋巴结穿刺涂片检查。若鼻咽部无明显可疑病变,须考虑淋巴结摘除活检。
   3)鼻咽脱落细胞学诊断:取材恰当,即时固定,染色和检查,可补充活检之不足。以下情况较适合本检查:1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
  以上是对“鼻咽”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