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如何治疗?

女 47岁 2016-02-19 13:19:34

病情描述: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颈内静脉血栓怎么治疗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上上个月底因头晕检查发现左侧颈内静脉血栓形成,3cm*0.9cm,入浙一医院神经内科。注射低分子肝素并口服水蛭蛋白片治疗,效果明显,血栓基本消失,出院回家继续服用法华林和水蛭蛋白多片,12月中旬随访复查发现血栓形成前改变。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颈内静脉血栓

指导意见:溶栓治疗 本病急性期可行溶栓治疗(包括局部或全身用药),有全身静脉溶栓药物(尿激酶)的应用可使门静脉主干再通的报告,近年来,由于介入水平的提高,局部用药更多,早期的门静脉血栓采用经皮经股静脉插管至肠系膜上动脉后置管,用微量泵尿激酶进行早期持续溶栓等对急性PT和新近发生的PT有效。 3. 介入及手术治疗对于短时间内的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尽早行门静脉切开取栓,这样可迅速降低门静脉的压力,同时也不改变门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对于血栓形成时间较长,血栓出现机化,切开取栓或溶栓的效果差,可选择门奇断流或门腔分流术(脾-肾分流、近端脾-肝内门静脉分流等)。为解除门静脉梗阻,可行门静脉球囊扩张术及支架安置术;对于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在分流的基础上再进行门奇断流术,对于防止上消化道出血有很大帮助。对于血栓形成时间较长又不能进行分流或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可采用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硬化治疗。对于门静脉主干及其各大属支包括脾静脉和肠系膜上、下静脉均有血栓形成者,还可行全胃及食管远端大部切除术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还有经腹直视下胃冠状静脉栓塞术的治疗。伴有严重肝功能损害,可考虑肝移植

病情分析: 您好!血栓形成应具备的下几个因素:体内异常的血脂;血管内膜的破损;血流速度的减慢。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糖会使血液的粘度增大,血流速度缓慢,血液中负责运送氧气的血红蛋白细胞无法正常的与氧结合,导致血液细胞呈现串联状前行,且速度下分的慢,中间有大量的白色的脂类细胞,随着时间的增长,会不断聚集形成微小血栓。血栓前兆是手脚麻头晕向一边有点倾斜患者发病前曾有肢体发麻,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视物模糊等征象。常于睡眠中或晨起发病,患肢活动无力或不能活动,说话含混不清或失语,喝水发呛。多数病人意识消除或轻度障碍.面神经及舌下神经麻痹,眼球震颤,肌张力和腹反射减弱或增强,病理反射阳性,腹壁及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意见建议:建议平时注意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每日限制食盐量不能超过6g,高血压患者每日食盐量要少于5g;忌烟酒。

病例分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血液粘稠度太高,血流速度迟缓,血管壁损伤所引起的,但外伤、手术、长期卧床、分娩是其诱发因素。此病临床上分为三个阶段:1周以内为急性期,经过恰当的溶栓抗凝治疗,一般血栓都能彻底消除。2-4周为亚急性期,如果你错过了急性期的治疗,那么,千万不要再错过亚急性期了。虽然亚急性期的治疗效果不如急性期好,但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血栓。1月以后为慢性恢复期,这个时间治疗主要就是抗凝治疗了。常用的抗凝药为华法林,需要时常监测凝血酶原时间。要将监测指标达到2-3之间的理想结果,方能取得最好的抗凝效果。意见建议:你现在已经发病2个月,虽然仍然有一处很小的血栓,但可通过后期的抗凝治疗进行消除。这么小的血栓不会影响你以后的生活。2个月后的血栓一般也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
  以上是对“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如何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