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有抽动症有生命危险吗?

女  2016-02-25 12:49:55

病情描述:


早在6岁时得过抽动症,但经过中医治疗已经好了。自从这次放暑假开始又有反复。此次病情较严重:1、嗓子发生,老想大声喊;2、手脚较劲,尤其是在没事做的情况下,手脚都高高举起,用手攥人,脚蹬人;3、脾气急躁;4、在发作时不让其他人说话;5、鼓肚子说话用劲儿,每句话的第一个字发音非常重;6、基本上在不停的发作;7、入睡难;8、以前爱感冒发烧,得过哮喘、支气管炎等病症。9现就诊医院为中国中医院广安门医院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在6岁时治疗过一段时间,治疗效果很好,2年内没有反复。
请问
1、服用中药是不是能只好此病证?2、我们还能选择那些专科医院给孩子进行更有效的治疗;3、孩子上的是寄宿学校,这对孩子的治疗有何影响?(药可以带到学校吃)真诚的希望您给提供治疗的建议,谢谢!

病情分析: 你好,抽动症,属于慢性精神病抽动症又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它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抽动症是一组肌肉或几组肌肉不可控制地反复快速抽动,而且是全身很多部位的肌肉都可能抽动。抽动障碍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目前诊断仍以临床表现为主,因此,除了常规的躯体、神经系统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外,详细的精神检查是必需的。治疗除药物外,心理治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们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各种类型的抽动症,取得明显效果,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病人依从性好。不少病例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痊愈。建议到医院检查确定并积极治疗比较好抽动障碍有一些常见的表现,如不随意、快速、重复的非节律性运动和/或无明显目的、突然性发声抽动。常见于5~10岁小儿。首发症状为眨眼、努嘴、伸舌、耸肩等,逐渐出现伸腿、捶胸、抖腿、步态异常等。随着病情的加重,出现发声性抽搐、鼾声、呻吟、犬吠声或粗语或重复别人的话。注意力不能集中
  意见建议:建议到医院检查确定并积极治疗比较好抽动障碍有一些常见的表现,如不随意、快速、重复的非节律性运动和/或无明显目的

密切关注患儿病情的发展,注意观察抽动症症状的发作部分、方式、频率、强度、复杂性、干扰程度等,认真仔细地进行记录,为抽动症患儿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
   正确的鼓励、引导,要给抽动症患儿以精神方面的安慰,用友好的方式接触患儿,让孩子配合治疗与护理。多与患儿进行平等的沟通,尽量使用赞扬及鼓励的语言。如果患儿发脾气、犯错时,应避免惹怒患儿,更不能强行制止,而应耐心的劝导,对其讲道理,要以理服人。避免谈论易引起患儿不快的事情,同时与学校方面多沟通,让老师及同学理解其抽动行为,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以免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让其放松心情,便可缓解抽动症状。
   抽动症的饮食禁忌为此时的孩子是不能吃含酷氨酸的食品,生活中孩子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护孩子消化道功能的正常,不要吃乳制品等富含酷氨酸的食品等食物。
   还有就是不要使用含铅量高的食器,同时也不要给多动症儿童吃太多的含铅量的食品,像爆米花、贝类以及在冶炼厂种植的蔬菜也不要喝含酒精的饮料;抽动症的饮食禁忌为同时患者也不能吃含水杨酸盐类多的食物,像番茄、苹果和橘子等,孩子最好是不要多吃。

儿童抽动症是很多的家庭特容易忽视的,其实儿童抽动症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望广大的家长引起注意,及时的确诊治疗。
   小儿抽动症患者会出现继发学习困难,抽动和不自主发声导致患儿注意力分散。严重抽动使患儿的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有些患儿上课时努力控制抽动或发声,自然难以集中精力听课,学习成绩受到影响,继发学习困难。同学、伙伴的歧视或嘲笑使患儿不愿意上学,甚至出现厌学、逃学。
   个性发展障碍,儿童期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成分,会影响人的一生。抽动症患儿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但难以建立自尊、自信,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很容易产生反社会心理。
   患儿自身随着病情进展,抽动症状逐渐的多样化,会交替出现耸肩、反脖、摇头、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等,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入睡后症状消失等等,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如果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特别是抽动得不到控制,会严重影响他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产生自卑感、社会退缩、行为不成熟、社交障碍、口吃以及品行纪律
  以上是对“孩子患有抽动症有生命危险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