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的日常护理与饮食

女  2016-03-03 00:48:24

病情描述:

产妇29岁,生产20天,患湿疹也20天,现在全身都有,前胸和胳膊比较严重,腹部逐渐减轻,因为正在哺乳,所以没有吃药。目前主要外用炉甘石洗剂。想请教专家:有没有其它更合适的药,饮食上哪些能吃有能促进下奶的,另外,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非常感谢! 补充问题1:(2010-07-12 20:02:17) 产妇住院期间,腹部先出现,护士说是天气热导致的,后来包扎伤口的胶带处也出现湿疹,回家后全身开始发作。

1、注意休息
   休息是坐月子的头等大事。产后一定要在家里静养,注意睡眠,不要让自己再疲劳,但绝不要整月躺在床上。通常,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二天,你就应该下地走动。
   2、注意子宫恢复情况
   产后要注意观察子宫的恢复情况,也就是要观察恶露的颜色由红变白,数量由多渐少,由血腥味到无味,一般一个月后应排净,若恶露不净或出现异常,就要及时看医生。要记得在产后6-8周后去医院做产后检查。
   3、保持精神愉快
   产后的女性,由于生理上的变化,精神比较脆弱,加之压力增大,有可能发生产后抑郁症。因此,一定要在家里保持欢乐的气氛,尤其是丈夫应该多体谅妻子,在精神和生活上都给予支持。
   4、合理安排饮食
   产后的前几天,你的身体非常虚弱,既要恢复自身的生理功能,同时还要哺乳,因此,你需要充分地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同时还要估计你尚未完全恢复的肠胃功能。
   坐月子期间的饮食原则是:
   食物要松软、可口、易消化吸收。
   少吃多餐:你的胃肠功能还没有恢复正常,你要少吃多餐,可以一天吃五到六次。
   干稀搭配:这样更利于消化和吸引。干的保证营养供给,稀的保证足够水分。
   荤素相宜,清淡适宜
   不

对每位产妇进行乳房护理指导,有利于哺乳顺利进行.
   1.哺乳前柔和地按摩乳房,有利于刺激排乳反射.
   2.切忌用肥皂或洒精之类物品,以免引起局部皮肤干燥,皲裂.如需要,只许用含有清洁水的写揩奶布清洁乳头和乳晕.
   3.哺乳中应注意婴儿是否将大部分乳晕也吸吮住,如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或母亲感到乳头疼痛,应重新吸吮,予以纠正.
   4.哺乳结束时,不要强行用力拉出乳头,因在口腔负压消况下拉出乳头,引起局部疼痛或皮损.应让婴儿自己张口乳头自然地从口中脱出.
   5.每次哺乳,应两侧乳房交替进行,并挤空剩余乳汁.这样可促使乳汁分泌增多预防乳管阻塞及两则乳房大小不等.
   6.指导每位母亲手工挤奶和恰当使用奶泵,避免因手法与吸力不当引起乳房疼痛和损伤.
   哺乳期间乳母应戴上合适的棉制制胸罩,以起支托乳房和改善乳房血液循环的作用.
   延伸阅读:哺乳期结束后乳房会缩小?
   许多新妈妈担心哺乳会使乳腺组织萎缩,导致乳房下垂,影响体形曲线美,不少新妈妈因而放弃哺乳.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

产后护理
  1、少用止痛药物
  剖宫术后,麻醉药作用逐渐消退。一般在术后数小时,妈咪的伤口开始出现疼痛。此时,为了让妈咪能很好地休息,医生在手术当天或当天夜里会用一些止痛药物。当然,在此之后最好不要再用止痛药物,因为它会影响妈咪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影响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所以,妈咪要做好一定的思想准备,对疼痛做些忍耐。
  2、术后多翻身
  由于剖宫产手术对肠道的刺激,以及受麻醉药的影响,妈咪在产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肠胀气,会感到腹胀。如果多做翻身动作,则会使麻痹的肠肌蠕动功能恢复得更快,肠道内的气体就会尽早排出,可以解除腹胀。
  3、宜取半卧位
  剖宫产的妈咪不能像正常阴道分娩的产妇一样,在产后24小时就起床活动。因此,恶露相对不易排出。如果采取半卧位。同时配合多翻身,就可以促使恶露排出,促进子宫复旧。
  4、产后尽力排尿
  在手术前后,医生会在妈咪身上放置导尿管。导尿管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待膀胱肌肉恢复收缩排尿功能后拔掉。拔管后,妈咪要尽量努力自行解小便,否则,再保留导尿管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以上是对“产妇的日常护理与饮食”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