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蛋白血症有什么危害

女 47岁 2015-08-28 22:33:57

病情描述:

什么叫低蛋白血症,我爱人患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5年了,最近出现下肢浮肿切血压也高【体位性低血压】,做了肾功能检查,尿素氮偏高,白蛋白稍低,血糖,肝功能基本正常,一直注射胰岛素,长效和短效各12个单位,给我一个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食疗的

低蛋白血症,血浆总蛋白质,特别是血浆白蛋白的减少.低蛋白血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原因所致氮负平衡的结果.主要表现营养不良.血液中的蛋白质主要是血浆蛋白质及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质包括血浆白蛋白,各种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少量结合蛋白如糖蛋白,脂蛋白等,总量为6.5~7.8g%.若血浆总蛋白质低于6.0g%,则可诊断为低蛋白血症.对低蛋白血症一般经及时,合理的治疗,均可取得一定疗效.病因:主要为下列几种:①蛋白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各种原因引起的食欲不振及厌食,如严重的心,肺,肝,肾脏疾患,胃肠道淤血,脑部病变;消化道梗阻,摄食困难如食道癌,胃癌;慢性胰腺炎,胆道疾患,胃肠吻合术所致的吸收不良综合征.②蛋白质合成障碍.各种原因的肝损害使肝脏蛋白合成能力减低,血浆蛋白质合成减少.③长期大量蛋白质丢失.消化道溃疡,痔疮,钩虫病,月经过多,大面积创伤渗液等均可导致大量血浆蛋白质丢失.反复腹腔穿刺放液,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治疗时可经腹膜丢失蛋白质.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恶性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可有大量蛋白尿,蛋白质从尿中丢失.消化道恶性肿瘤及巨肥厚性胃炎,蛋白漏出性胃肠病,溃疡性结肠

病情分析: 蛋白质营养不良又称水肿性营养不良或低蛋白血症。
  意见建议:本病好发于6个月至5岁之间的儿童,尤为断奶时及断奶前后的婴儿,成人和老人少见。轻型病例大多发生在60岁左右的人。
   患者因低蛋白血症于面和足部出现水肿,甚者波及全身。白皙皮肤儿童有特异性皮损,开始为红斑,压之能消退,随之发生小的暗紫色斑,边界清,高于周边皮肤,压之不褪色,表面发亮,触之有蜡样感,尔后变成干燥、棕色或黑色斑,上有裂纹。好发于受压部位,如粗隆、膝、踝、肩、肘和躯干受压处,亦可发生在潮湿部位,如尿布区,以后不规则布于全身,呈剥脱性皮炎样表现。轻型病例仅于胫前、大腿外侧、背部等处出现沿皮肤切线排列的龟裂(称“马赛克”皮肤)和脱屑。严重病例有大面积糜烂和表皮缺失,愈后留有色素沉着,特别在前额、臀、骶尾和足背等处。因皮肤变薄、膨胀和色素减退而变苍白,以黑肤色种族患者为甚,常首发于口周,亦可位于小腿,也可因摩擦、创伤和溃疡而继发脱色斑。偶尔在足背、臀以及与压力无关的部位形成大疱、或浅或深的溃疡、坏死。于背、下腹和下肢偶见瘀点。晚期病例在耳廓周围、膝上、肘前、腋、趾间、包皮和唇中部出现线状皲裂。

你好.低蛋白血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原因所致氮负平衡的结果.主要表现营养不良.血液中的蛋白质主要是血浆蛋白质及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质包括血浆白蛋白,各种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少量结合蛋白如糖蛋白,脂蛋白等,总量为6.5~7.8g%.若血浆总蛋白质低于6.0g%,则可诊断为低蛋白血症.对低蛋白血症一般经及时,合理的治疗,均可取得一定疗效. 首先应治疗引起蛋白质摄入不足,丢失过多,分解亢进的原发疾病.若原发疾病无禁忌,可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使每日摄入蛋白质达60~80g,保证充足热量供应(2500千卡/日以上),并酌情使用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消化功能差者,可予流食或半流食,同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病情严重者,可输入血浆或白蛋白.
  另外,建议你最好还是再去医院检查看是什么引起的再对症治疗.
  以上是对“低蛋白血症有什么危害”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