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管瘤的症状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存在神经衰弱症导致的,不过你的情况正常人很多也有,你也不必紧张的。血管瘤常见的有5种,不是每一种均需治疗的,有的会自行消退,请看一下以下的介绍,确认你宝宝属于哪一种,再对症处理。
  血管瘤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良性肿瘤,约3/4小儿血管瘤在出生时就已存在,其余的也在1岁内出现,女婴较男婴多见。血管瘤好发于颜面及四肢皮肤,影响美观,还可因外伤、摩擦、搔抓出血,而引起细菌感染。有些血管瘤生长先快、后慢、甚至会自行消失。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婴儿血管瘤的生长情况,做好家庭护理,掌握最佳时机进行治疗。 小儿常见的血管瘤有以下五种: 橙色斑 出生后即有,斑块大小不等,呈橙红或淡红色,不高出皮肤表面,轻压即退色,哭闹时颜色加深。橙色斑多见于前额、上眼睑及枕部,一般都在出生后数月内自行消退,不必处理。 红斑痣 又称葡萄酒色斑。出生后即有,为淡红色或暗红色斑块,压之不退色,不高出皮肤表面,位于真皮层内,由毛细血管网组成。出生后,红斑痣随身体的增长按比例增长,但范围不再扩大。红斑痣不能自行消退。红斑痣除影响美观外,一般无其他危害,必要时可采用冷冻治疗。

您好,关于儿童血管瘤的早期症状给您说下,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海绵状血管瘤一般是单发的,多发生在肝右叶;约10%左右为多发,可分布在肝一叶或双侧。血管瘤在肝脏表现为暗红,蓝紫色囊样隆起。分叶或结节状,柔软,可压缩,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病人一般无自觉症状。血管瘤形成原因未明,有人认为是肝内血管结构发育异常所致,也有人认为与雌激素水平有关。本症中年女性多见,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因本病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肝内占位性病变,故临床上要注意与肝癌相鉴别。1.肿瘤直径<5cm者,不需手术治疗,定期复查,随诊。2.肿瘤直径5-10cm者,可考虑手术治疗。3.肿瘤直径>10cm者一般行手术治疗。4.手术方法为:(1)肝血管瘤切除或肝叶切除术;(2)肝动脉结扎术;(3)术中冷冻治疗。5.非手术治疗:(1)放射治疗;(2)肝动脉造影及肿瘤动脉栓塞。以上是关于儿童血管瘤的早期症状的回答。

病情分析: 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在出生时就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由散在红斑点融合或不完全融合的斑块,不高出或略高出皮肤表面.表面稍粗糙,而大部分仅为极小的小红点,扩大并互相融合成块,常高出皮肤3-4毫米,鲜红色,表面呈许多颗粒状,类似草莓而得名.它一般在出生后1到2个月内出现.草莓状毛细血管瘤症状如针头到黄豆那样大,而且会逐渐变大.
  意见建议:草莓状毛细血管瘤进入增殖期,到一岁左右会出现一部分退化的现象.暗红或鲜红色隆起,质软,压之退色,无自觉症状.好发于面部,亦可见于颈、胸、背等部位.草莓状血管瘤的治疗,传统方法认为要等待,有部分可以自行消除.多年临床观察,患者1岁前生长迅速.消退的缓慢,可能要数年时间.现在的治疗观点有改变,应该早期治疗,等待是不对的.以往草莓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硬化剂法,手术切除,冷冻疗法,放射治疗,激光治疗和强脉冲光治疗法.
  以上是对“儿童血管瘤的症状”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