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版的《中国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小三阳”的规范医学名称有两个: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前者病毒阴性(即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ALT均在正常范围。后者血清HBsAg阳性,HBeAg持续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但HBV 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同为“小三阳”,为什么会出现以上两种情况,这要从乙型肝炎病毒的结构、复制、变异及其在体内的自然史说起,以下就从各方面加以说明。
1、HBV DNA是一个小环形双链DNA,双链的长度不同,长的为负链,短的为正链。病毒复制时,先以负链为模板,正链延长与负链匹配等长后形成闭合环状DNA(CCC DNA),再以CCC DNA为模板转录前基因组RNA,转录成的mRNA长度不同分别作为前基因组RNA和编码HBV的各种抗原。CCC DNA半衰期较长,很难从体内彻底清除。HBV基因组包含C、P、S、X4个开放读码框,分别编码HBcAg、DNA聚合酶、HBsAg和X蛋白。HBV DNA C基因区分前
1、HBV DNA是一个小环形双链DNA,双链的长度不同,长的为负链,短的为正链。病毒复制时,先以负链为模板,正链延长与负链匹配等长后形成闭合环状DNA(CCC DNA),再以CCC DNA为模板转录前基因组RNA,转录成的mRNA长度不同分别作为前基因组RNA和编码HBV的各种抗原。CCC DNA半衰期较长,很难从体内彻底清除。HBV基因组包含C、P、S、X4个开放读码框,分别编码HBcAg、DNA聚合酶、HBsAg和X蛋白。HBV DNA C基因区分前C(Pre-C)区和C区。前C区位于1814~1901核苷酸,由87个核苷酸组成,编码一段2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叫前C蛋白;C区位于1901~2450核苷酸,由549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83个氨基酸组成的C蛋白,又称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Ag);而由前-C和C蛋白基因共同编码的21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称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
2、HBeAg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由以上描述中已知表达HBeAg的HBV DN
借鉴“热锅/蚂蚁”关系-强身毒驱治乙肝
乙肝是祸害人数最多的一种传染病,全球估计超过30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而唯独3.5亿的慢性乙肝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久治不愈而成为世界医学难题,但更多的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却自然转阴痊愈并获得了保护性抗体,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转归启示我们,体质状态才是同一条件下病与不病以及患乙肝后发展转化的关键,也是慢性乙肝顽固难治的根本原因,所以,治疗乙肝有必要改变攻克方向。
未治自愈的事实说明,体质状态正常就能够驱邪外出自然痊愈,而少数人正是因为病态体质的虚弱+紊乱,即无力祛邪外出又对乙肝病毒反应过激,以至造成自身内乱而迁延难愈。然而,长期对这个占主导和本质地位的体质问题重视不够,几十年来,抗病毒疗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却无力最终解决乙肝难题,根本原因就是抗病毒药只能抑制血液中的病毒,却无法从源头上清除深伏在肝细胞内的病毒,因而,停药后肝内的病毒又源源不断的向外周输出。何况抗病毒药对已经与肝细胞发生基因整合了的病毒毫无作用,更不可能解决病毒赖以生存的态病体质问题,而是像
以上是对“什么方法治疗小三阳?这个什么时候可以停药”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