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1)去除病因:许多溶血性贫血都有明确的诱因,如蚕豆病由进食蚕豆引起;药物性溶血性贫血由服用药物所致;感染可加重原有的溶血或引起溶血等。因此,治疗上应首先去除引起溶血性贫血的病因。
  2)切除脾脏:适用于异常红细胞主要在脾脏破坏者,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等。
  3)输血:是治疗贫血的重要措施之一,可减轻患者的贫血症状。但它也可能带来严重的反应。故应注意掌握输血指征。
  4)免疫抑制剂:可抑制免疫反应,对免疫性溶血栓贫血有效,对其他类型的贫血基本无效。
  5)防止严重并发症:溶血引起的并发症较多,有些很严重,如肾功能衰竭、休克、心力衰竭等,在治疗溶血性贫血时应早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力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指导意见:溶血性贫血的根本原因是红细胞寿命缩短.造成红细胞破坏加速的原因可概括分为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前者多为遗传性溶血.后者引起获得性溶血.1.红细胞内在缺陷包括红细胞膜缺陷.红细胞酶缺陷.珠蛋白异常等.2.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包括免疫性因素.非免疫性因素.3.溶血发生的场所红细胞破坏可发生于血循环中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分别称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血管内溶血临床表现常较为明显.并伴有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尿和含铁血黄素尿.血管外溶血主要发生于脾脏.临床表现一般较轻.可有血清游离血红素轻度升高.不出现血红蛋白尿。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或激活补体使红细胞加速破坏而引起的一组溶血性贫血.临床常见的溶血性贫血,根据红细胞自身抗体种类可分为温反应性抗体型和冷反应性抗体型,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2大类.
  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很好的方法,因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上都是采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类,副作用大停药后易复发.但是不代表得了此病就全无希望.规范化的治疗和长期维持用药还是能收到确切的疗效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仍是目前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首选方案,
  以上是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常见并发症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