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组织学类型是什么?

继发性肝癌又称转移性肝癌。人体全身的恶性肿瘤,都可随血液、淋巴液转移至肝脏,或直接浸润,形成继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在临床表现中一般只有原来脏器癌症的表现而无肝脏严重受累的症状,病人可有乏力、厌食、多汗、发热、体重下降等表现,肝功能检查甚至在肝脏明显肿大时,仍可能正常。,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鉴别:1.病史:原发性肝癌多有慢性肝病(乙肝或丙肝标志物常阳性)或肝硬化病史;而继发性肝癌多无慢性肝病病史,多是由人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直接浸润或随血液、淋巴液转移至肝脏而形成的。 2.症状:原发性肝癌临床症状较明显,多有进行性消瘦、乏力、厌食、肝区疼痛等症状,病程发展也较快;而继发性肝癌常以肝外原发性癌肿所引起的症状为主要表现,临床表现常较轻,病程发展较缓慢。3.体征:原发性肝癌多半有蜘蛛痣、肝掌等肝硬化体征;而继发性肝癌多不伴有肝硬化体征。4.血清甲胎蛋白测定值(AFP):原发性肝癌时AFP测定值多呈阳性,且阳性率在70%左右,且碱性磷酸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多数增高;而继发性肝癌时AFP测定值90%以上呈阴性,但少数来自消化道、胰腺和生殖腺的癌肿肝转移后可测得低浓度AFP阳性。5.B超结果:原发性

有的肝癌患者2年中接受了15次介入治疗,有的肝癌晚期患者甚至在短时间内接受了2次肝移植……尽管这可能是肝癌治疗中的极端个例,但我国肝癌临床治疗中乱象丛生已是不争的事实.7月28日,我国第一部具有坚实循证医学基础的《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在沪发布,这将使我国肝癌的诊断治疗有章可循.由于我国乙肝患者众多,肝癌因其高发生率,高死亡率而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恶性肿瘤.有统计显示,我国肝癌发病人数占全球的55%,死亡人数占全球的45%.而长期以来我国肝癌诊治一直缺乏统一的规范化诊治方案.这极易导致单一治疗,过度治疗,患者生存期也因此难以提高.解放军八一医院副院长,全军肿瘤中心主任兼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秦叔逵介绍说,现在一些综合医院内,普外科,介入科,肿瘤科,肝财等12个科室都能接受肝癌患者,各科室各自为政,而不是考虑患者合适的治疗该是什么.秦叔逵指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建立肝癌诊治中心,即多科室协作团队诊疗模式进行规范化综合诊疗,但我国因缺乏统一诊治方案而难以构建肝癌多学科联合诊疗机制.《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的发布,将推动我国这一机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误诊误治,减轻国家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浸润和转移性强的癌症,治疗首选手术.然而,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只能接受介入,消融,放疗,化疗等非手术治疗.以索拉非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选择.目前我国在肝癌诊治方面仍缺乏规范化的指导,由全国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编写的《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应运而生.我们将分次介绍共识,同时邀请部分执笔者对共识进行解读.1前言原发性肝癌(PLC,以下简称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长,已超过62.6万/年,居于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接近60万/年,位居肿瘤相关死亡的第3位.肝癌在我国高发,目前,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因此,肝癌严重威胁我国人民降和生命.为了推动我国临床肿瘤学事业的发展,提高肝癌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和研究水平,积极学习和应用国内,外的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高级别证据,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肝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CSLC),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共同发起,组织多学科专家参与,制订了本《原
  以上是对“原发性肝癌的组织学类型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