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都是什么?

(一)治疗
   手术指征方面颇多争论 Moriguchi等报道的8例恶变者中 7例息肉直径>10mm 1例首次B超检查为5mm 半年后复查长至10mm 故多数人主张以直径≥10mm的PLGs作为手术指征 对<10mm者须保持警惕性 Chijiiwa等认为息肉>10mm 单个 年龄>60岁者应高度怀疑为胆囊癌 均应及时手术 Terzic等的100例PLG手术经验 恶性病人73%>60岁 多数为单个;88%的病变>10mm 因此 认为>60岁 有胆石共存 >10mm的单个病变 即使无症状也应作胆囊切除 Yang等制定的手术指征与Chijiiwa相同 只是将年龄改为>50岁 Koga认为最重要的指标应为PLG的大小 因而凡>10mm者均应手术 Wolper持同样观点 认为>10mm的PLG作预防性胆囊切除是合理的
   Masi等甚至强调任何PLG均有恶性可能 一经发现均应切除 Lshikawa等97例切除标本中67例有蒂 9例(13%)为癌;30例无蒂 10例(33%)为癌 无蒂癌最大直径平均为(14±4

胆囊息肉是一种多发病 ,分为单发性胆囊息肉和多发性胆囊息肉两种 ,得了此病 ,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单发性胆囊息肉来说 ,如果息肉较小 ,手术切除后可能仅为胆固醇结晶。但假如确诊为多发性胆囊息肉 ,或体积较大的息肉 ,一般应考虑手术切除胆囊。否则 ,假如息肉恶变 ,成为胆囊癌 ,其预后极差 ,多数病人在发病数月内死亡。对于息肉较小 ,又不愿意手术者 ,应当严密随访 ,定期复查B超 ,如发生变化应尽早手术 ,现在胆囊切除可以做腹腔镜手术 ,创伤小恢复快 ,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向胆囊腔内生长出一种突起的局限性病变。患者一般没有什么症状 ,有的患者只是感到右胁下不适 ,通过B超检查可被发现。近几年 ,随着B超检查的普及 ,临床发现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同时 ,因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包含良性、恶性病变共 20余种 ,患者常由于担心癌变而四处求医问药。那么 ,胆囊息肉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呢 ?
  胆囊息肉的易发人群
  大样本调查资料统计结果表明 ,胆囊息肉的人群发病率为 5%以上 ,且男性居多。国外19 9 9年对

胆囊息肉是一种多发病 ,分为单发性胆囊息肉和多发性胆囊息肉两种 ,得了此病 ,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单发性胆囊息肉来说 ,如果息肉较小 ,手术切除后可能仅为胆固醇结晶。但假如确诊为多发性胆囊息肉 ,或体积较大的息肉 ,一般应考虑手术切除胆囊。否则 ,假如息肉恶变 ,成为胆囊癌 ,其预后极差 ,多数病人在发病数月内死亡。对于息肉较小 ,又不愿意手术者 ,应当严密随访 ,定期复查B超 ,如发生变化应尽早手术 ,现在胆囊切除可以做腹腔镜手术 ,创伤小恢复快 ,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向胆囊腔内生长出一种突起的局限性病变。患者一般没有什么症状 ,有的患者只是感到右胁下不适 ,通过B超检查可被发现。近几年 ,随着B超检查的普及 ,临床发现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同时 ,因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包含良性、恶性病变共 20余种 ,患者常由于担心癌变而四处求医问药。
  以上是对“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都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