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最开始是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咳嗽

对于两个月婴儿咳嗽这个问题你需要了解及正确对待,关于你请问的两个月婴儿咳嗽这个问题我来为你解答:没有感冒症状,只是小咳几声,并没有什么不好。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过咳嗽而排出体外,起着清洁呼吸道并使其保持通畅的作用。然而,有些年轻父母发现孩子稍有咳嗽,便急于给孩子喂各种止咳药、止咳糖浆,止咳药进入人体后能迅速作用于咳嗽中枢,产生强有力的止咳效果。这种作法虽可暂时缓解咳嗽症状,但它可使大量痰液和病菌堆积于呼吸道内,继发细菌感染,严重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甚至引起肺不张、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在未明确孩子咳嗽原因之前,切莫乱喂止咳药。对于孩子的咳嗽,除了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应选用抗生素治疗外,采取一些简便易行的措施同样十分有效。可经常给孩子翻身或拍背,一则促进肺部的血液循环,二来使支气管内的痰液松动而易于排出。拍背的方法如下:病儿侧卧或抱起侧卧,家长五指微曲成半环状,即半握拳,轻拍病孩的背部,两侧交替进行。拍击力量不宜过大,由上而下,从外向内,依次进行。每侧拍3~5分钟,每天2~3次。如果患儿在咳嗽的同时,伴有明显的炎症现象,如发热、痰色黄而粘稠、血常规白细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夏秋季节较多见。在托儿所、幼儿园小有流行,婴幼儿患此病比较多,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专家介绍,造成“疱疹性咽峡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最近天气比较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使室内空气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进入小儿呼吸道而引起疾病的发生。这些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和埃可病毒以及并发细菌感染等引起的急性咽部炎疾病。这几种病毒所导致的疾病传染性强、流行快,主要侵犯1岁—7岁儿童,严重的可以引起心肌的损伤。由于其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咽痛,患儿可伴恶心、呕吐与咳嗽等症状。患儿一般为起病急、突然高热,早期可伴有流鼻涕,大一点的孩子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小一点的孩子则表现为拒乳、哭闹、不能睡眠,流口水等,重者影响吞咽功能,但多数不影响发声。进行体格检查时,可见咽部出血,有数个灰白色约小米粒大小的疱疹,直径约为1-2cm,周围有红晕。疱疹多分散存在,主要分布于咽腭弓边沿、口腔黏膜、扁桃体、咽后壁等处,疱疹可破溃,破溃后形成黄色溃疡。诊断小儿疱疹

小儿咳嗽的食疗方法:
  1、玉竹粥:玉竹15g鲜者加倍,粳米50g 。用法:将玉竹洗净,切碎,加水煎汤取汁去渣,用玉竹汁液煮粥(应添水煮粥)。每日早晚分2次温热服食。1周为1疗程,停1周再行第2疗程
  2、百合梨糖:百合10g(鲜百合更好,用量加倍),梨1个,白糖15g。将百合洗净,梨切片。百合、梨、白糖三者混合放入碗中,蒸熟,放冷后1次顿服。1日2次。
  3、花生煲冰糖:花生米100~150g,冰糖适量。将花生米洗净,加入冰糖及清水同煮熟,吃花生米饮汤,1日分3次吃完。
  4、银耳羹:银耳5g,鸡蛋1个,冰糖60g,猪油适量。将银耳用温水浸泡约30分钟,待发透后,摘除杂质,洗净并分成片状,然后加适量水煮开,并用文火再煎2小时,待银耳煮烂为止。将冰糖另加水煮化,打入鸡蛋,并兑入清水少行搅匀后,入锅中煮开,并搅拌,将鸡蛋糖汁倒入银耳锅内,起锅时,加入少许猪油。
  5、蔗浆粥:新鲜甘蔗若干,粳米50g。将粳米加入400ml煮成稀粥,然后将新鲜甘蔗洗净切碎,榨取汁150ml左右,加入稀粥中即可服食。每日2次,早晚服。
  6、大蒜白糖汁
  以上是对“宝宝最开始是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咳嗽”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