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什么病?是怎么得的,该如何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EBV)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感染后体内出现抗EBV抗体。 【临床表现】 潜伏期5~15天,一般为9~11天。起病急缓不一。约40%患者有前驱症状,历时4~5天,如乏力、头痛、纳差、恶心、稀便、畏寒等,本病的症状虽多样化,但大多数可出现较典型的症状。 (一)发热 高低不一,多在38~40℃之间。热型不定。热程自数日至数周,甚至数月。可伴有寒战和多汗。中毒症状多不严重。 (二)淋巴结肿大 见于70%的患者。以颈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腋下及腹股沟部次之。直径1~4cm,质地中等硬,分散,无明显压痛,不化脓、双侧不对称等为其特点。消退需数周至数月。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引起腹痛及压痛。 (三)咽痛 虽仅有半数患者主诉咽痛,但大多数病例可见咽部充血,少数患者咽部有溃疡及伪膜形成,可见出血点。齿龈也可肿胀或有溃疡。喉和气管的水肿和阻塞少见。 (四)肝脾肿大 仅10%患者出现肝肿大,肝功能异常者则可达2/3。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但转为慢性和出现肝功能衰竭少见。50%以上患

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所致。1964年首先由Epstein Barr等从淋巴瘤组织中分离出类似疱疹病毒颗粒而命名。本病是一种以乏力、头痛、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非典型性淋巴细胞增多,异嗜性抗体及轻度一过性肝炎为特征的综合征。常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
  状体征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成人通常为4~7周,儿童5~15天,大多数为9天。在不同患者中临床表现不一,因而曾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分为多种临床类型,如咽炎型、腺热型、淋巴结肿大型以及肺炎型、肝炎型、胃肠型、皮疹型、脑炎型、心脏型、生殖腺型等,以前3型最为常见。婴幼儿感染者常无明显症状或仅不典型表现,血清EBV抗体阳性。青春期及成人则表现较典型,多数有乏力、头痛、畏寒、纳差、恶心、轻泻等前驱症状,为期不超过1周,以后主要临床表现有:
  1.发热 一般均中度发热,热程1~2周。部分病人可持续低热一至数月。中毒症状多不严重。
  2.咽峡炎 常见咽部、扁桃体、悬雍垂充血肿胀,伴有咽痛。如咽部肿胀严重,则可出现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扁桃体可有渗出物,或假膜形成。

您好!谷草转氨酶是转氨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也是肝功能检查中的一项检测指标。它是医学临床上肝功能检查的指标,用来判断肝脏是否受到损害。其实引起谷草转氨酶高原因有很多,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肝细胞受损
  1.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细胞受损是谷草转氨酶升高的最常见原因,各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均明显使得谷草转氨酶升高
  2.中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与肝癌、胆道疾病等造成的肝细胞损伤也会导致谷草转氨酶升高。
  3.某些感染性疾病造成的肝细胞受损也是谷草转氨酶升高的原因之一,如:肺炎、伤寒、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二:心脏疾病
  因为谷草转氨酶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所以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时,均会引起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因此这也是谷草转氨酶升高的原因之一。
  三:健康者谷草转氨酶也有升高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专家提醒:在日常体检中,如发现谷草转氨酶偏高,不必过于紧张,亦不要盲目服药,应及时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待明确诊断谷草转氨酶偏高原因后再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以上是对“病毒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什么病?是怎么得的,该如何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