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性肝炎是什么?

乙肝有以下症状表现和体征:
   发病机理: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病毒本身并不不给直接引起肝细胞的病变。只是在肝细胞内生存、复制,潜伏期6周~6月,一般为3个月左右。其所复制的抗原表达在肝细胞膜上,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后对其发动攻击和清除反应。
     主要有以下类型:
   
   1.急性乙型肝炎:
      我国HBV感染者为数众多,临床乙型肝炎病人要确定其为急性或慢性需作全面分析。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参考流行病学资料,并排除其他疾病者,可诊断为急性乙型肝炎。急性乙肝无既往HBsAg阳性病史,ALT升高幅度常在500U/L以上,肝组织学改变以小叶内炎症和肝细胞变性为主,且均匀分布。急性乙肝绝大多数在6个月内恢复、HBsAg转阴。急性乙肝时IgM抗-HBc常呈现高滴度水平,慢性则为低滴度阳性或阴性。正确判断乙肝的急性或慢性对于了解其预后、分析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A 急性黄疸型肝炎:血清胆红素在17.1μmol/L以上者,可诊断为黄疸型。按病程可分为3期,总病程2~4个月。黄

1.家族性传播
  我国乙肝高发的主要原因是家族性传播,其中以母婴垂直传播为主,母亲如果乙肝E抗原阳性,所生子女未注射乙肝疫苗,大都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精液中可检出乙肝病毒,因此可通过性传播。这是造成我国乙肝的家庭聚集特征的主要原因。
  2.婴幼儿期感染病毒
  最初感染乙肝的年龄与慢性乙肝有密切关系。胎儿、新生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约有90%~95%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儿童感染乙肝病毒,约有20%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只有3%~6%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
  3.缺乏预防意识
  乙肝疫苗是阻断乙肝垂直传播的措施,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以及缺乏预防意识,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开展不够理想,使得对乙肝的预防难以贯彻,慢性病例越来越多。
  4.漏诊
  急性期隐匿起病的无黄疸型肝炎比急性黄疸型肝炎容易发展为慢性,这与无黄疸型肝炎容易被误诊或漏诊,未得到及时诊治和休息有关。
  5.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
  肾移植、肿瘤、白血病、艾滋病、血液透析者感染乙肝易演变为慢性肝炎。乙肝发病的急性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免疫

你把数据说清楚,才能更好为您服务.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食欲减退,厌油,乏力,上腹部不适,肝区隐痛,恶心,呕吐,部分病人畏寒发热,继而尿色加深,巩膜,皮肤等出现黄疸.一,黄疸前期 多数起病缓慢,可有畏寒发热,主要症状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胀痛,腹胀,便秘或腹泻等.某些病例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类似感冒.本期体征不显著,部分病例有浅表淋巴结肿大.于本期末小便颜色加深,继而巩膜及皮肤先后出现黄染.二,黄疸期 巩膜,皮肤出现黄染,约1周左右达高峰,部分病人短期内可出现肝内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表现,黄疸日益加深,皮肤搔痒,大便呈淡灰白色,肝多肿大,质地充实有压痛,叩击痛.约10%的病人脾肿大.肝功能检查有明显异常,本期病程2~6周左右.三,恢复期 此时黄疸和其他症状逐渐消退,精神食欲明显好转,肝脾逐渐回缩,肝功能渐趋正常.有些病人口苦,肝区痛,腰背酸困,腹胀等症状迁延较久.本期病程2~16周,平均一个月左右.
  以上是对“黄疸性肝炎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