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股骨头坏死,骨折的病人因为长期

(一)新鲜无移位骨折的治疗
   新鲜无移位及外展嵌插型股骨颈骨折属于稳定骨折,卧床休息辅以患肢牵引是应用已久的传统疗法。患足穿丁字鞋,防止外旋,患肢适当外展,防止骨折继续变位。同时嘱病人不盘腿、不侧卧、不下地,6周~8周后可扶双拐不负重下床活动。以后每1~2个月拍X线光片复查一次,至骨折坚固愈合、股骨头无缺血坏死现象时,始可弃拐负重行走,一般约需4~6个月。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在卧床期间少数病人发生骨折错位,因而主张早期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可到达早期活动、防止骨折再错位及骨不愈合、避免卧床并发症,利多弊少。
   (二)新鲜移位骨折的治疗
   1、正复 内收型股骨颈骨折临床最为常见,移位明显,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率都很高,因此,只要全身情况许可,应力争尽早正复固定。置患肢于外展30°中立位、膝下垫枕使髋、膝关节屈曲30°~40°,行股骨髁上骨牵引5天~7天,摄X线复查,若骨折移位矫正满意,无特殊禁忌症,可采用手法正复、空心钉内固定术;经牵引仍难以复位者则考虑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或带血管蒂或带肌蒂植骨术;高龄、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可行下肢皮牵引临时制动、减轻疼痛

1)三翼钉内固定:为众所熟悉的传统方法,1929年Smith-Petersen创制,因而命名为Smith-Petersen钉,为提高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曾做出重大贡献,被沿用半个多世纪之久。但这种单根针在接骨的力学效能上不能持久,对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失败率达90%,不愈合离达30%左右,头坏死率20%以上。此外,对头下型骨折固定不牢;由于需锤击进入,对股骨颈残存血供尤其是粉碎性型骨折构成巨大损害。此钉目前应用已不多。
   (2)滑移式钉板固定装置类:此类装置由固定钉与一带柄的套筒两部分组成,固定钉可在套筒内滑动,当骨折面吸收时,钉向套筒内滑动缩短,能始终保持折断稳固地嵌紧,有助于骨生长愈合和早期负重。使用这种装置时,须注意套筒的长度不能超过骨折线,否则骨折近端没有足够的滑动余地,影响折断嵌插。此类固定器材的损伤难度及手术创口均较大,股骨头坏死率较高,也不适合于严重的骨质疏松病人。
   (3)多钉固定类:受单钉固定原理的启发,多钉固定以其突出的优点逐渐取代单钉类固定,有些多钉固定至今仍在临床应用,多钉的布局在生物力学上有明显优势,且直径细,操作方便,可透视下经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有很多种,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股骨头处血运不畅,引发股骨头营养不良,最后“饿”死。股骨头坏死的症状以疼痛为主,伴有功能障碍,跛行,甚至患病关节不同程度变短,严重时导致终身残疾,但不足以致命。
   在日常生活中,外伤、酗酒、激素使用不当都容易引发这种疾病。
   摔倒、碰撞、打击、负重都可能造成股骨头受伤。在多数病例中,股骨头缺血坏死与外伤有关,如股骨头囊内骨折、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髋臼骨折、股骨头压缩性骨折,这些外伤主要是造成股骨头周围的血管损伤。这些血管受损伤后,股骨头部份失去血液营养,导致股骨头内骨组织缺血而造成股骨头坏死。
   一般情况下,受伤后骨组织的血运被阻断8小时,即可造成缺血性骨细胞坏死。由此可见,在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中,骨坏死很早即可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占股骨颈移位性骨折的85%,无移位股骨颈骨折占15%—25%。髋关节脱位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约有10%。 有时对髋部的直接打击也会造成股骨头坏死
   随着科技进步,激素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广泛,激素在也医疗中也用得越来越多。但如果使用不当,激素也会导致股骨头坏死。
  以上是对“如何预防股骨头坏死,骨折的病人因为长期”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