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供血不足

目录

1.一过性脑供血不足

问: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1993年 2001年 2005年和2011年8月12日各出现一次,发病时,头晕,眼前发黑,失去知觉,倒在地上。2 ,3秒即过,恢复正常,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没治疗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这是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吗?如何治疗或预防化验、检查结果:过磁共振 和心电图 正常

刘忠敏主管护师:脑供血不足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痉挛,脑血流量减少,引起大脑缺血,缺氧的症候群,典型症状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嗜睡,以头部后仰或突然转向一侧时突然出现.可以用西比灵胶囊治疗,加丹参脉通效果好,天冷注意保暖,尽量低盐低脂饮食。

任秀会副主任护师:供血不足,可用尼莫地平配合中药龟-龙-脑-康改善脑供血和脑代谢,增强脑功能,症状很快改善,睡眠好不好?有需要可直接联系咨询

刘雅娟医师:您好!只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大部分癫痫是可以预防的。1、对因遗传性疾病引起的癫痫,要进行产前诊断,发现患某种遗传性疾病,伴发癫痫的胎儿可以人工流产,这样就可以减少这类癫痫的发生。2、癫痫病人在选择婚配对象时,应避免与有癫痫家族史的结婚,癫痫病人的未婚夫(妻)在婚前要做脑电地形图检查,如脑电地形图有癫痫波者避免结婚,双方都有癫痫家族史的人也应避免结婚。3、为了预防出生时脑损伤引起的癫痫,对于高龄初产妇,如预计生产过程不顺利,应及早剖腹取胎,这样可以避免因缺氧、窒息、产伤引起婴儿日后患癫痫。4、对于各种颅内感染引起的癫痫,要积极地预防这些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生了颅内感染性疾病,应及早诊断,正确治疗,减轻脑组织损伤程度。在颅内感染的急性期,不少患者常有癫痫发作,这时应及时、足量地使用抗癫痫药物,以减轻脑组织因癫痫发作造成的损害,也可减少日后癫痫发作的机会。5、预防脑外伤引起的癫痫,重点是预防脑外伤的发生,避免因工作、交通事故引起脑外伤。 

查看原文>>

2.什么叫一过性脑供血不足

问:经常头晕要晕倒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心电图做过偶然发现早搏,心电彩超也做过都正常.血液化验也正常.没有高血压心脏病.三年前突然晕倒过两次,昨天又晕倒了.晕倒之前自己可以感觉心慌等症状.三年前住院治疗过,什么原因引起的晕倒也没有查出来,后来给的一个结果是神经迷走眩晕.最近感觉身体虚免疫力底下,又晕倒了.所以希望专家给与解答: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症状?该如何预防?如何治疗?本次发病及持续时间:几秒钟目前一般情况:走路都晕,上楼也上不动也心慌心跳加速,要休息好几次才能上去.病史:没有以往诊断治疗经过及效果:见上面所述说

吴玉莲主治医师:一过性,就是短期发病,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就缓解的.你这和早搏有关,可以服用稳心颗粒治疗.

查看原文>>

3.一过性脑供血不足怎么办

问:病情描述:去年晚上起夜晕倒了,十几秒中什么都不知道了,一会儿就恢复了。然后去医院检查,血液、脑CT、心点图、脑点图、血压都正常,医生给结果是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说没事,注意休息,补充营养。今年也有几次头晕的症状,但还能控制住,昨天有一次突然眩晕,看东西有旋转,恶心,出虚汗,下肢无力,瘫坐在地上了。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啊,检查很多项目但都没事啊,如何治疗?

梁峥英药师:病情分析:你好 这位朋友 你的情况主要是气血不足的现象,因为气血不足引起脑供血不足所以会出现一过性头晕的现象的意见建议:所以你的情况可以使用复方阿胶浆来治疗  补气养血,增强体质!

杜雨锡主治医师:供血不足,可用尼莫地平配合中药龟-龙-脑-康改善脑供血和脑代谢,增强脑功能,症状很快改善,睡眠好不好?三分治七分养,要做到:l.血压保持稳定;高压140以下,低压90以下.2.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3.积极治疗心脏病;4.戒烟,戒酒;5.合理安排工作,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6.适当锻炼,慢跑,打太极拳等.7.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和纤维性食物,多饮水,饮食上要远三白(糖,盐,猪油),近三黑(黑芝麻,蘑菇,黑米).从营养价值看,四条腿(猪,牛,羊)不如两条腿(鸡,鸭),两条腿不如一条腿(蘑菇),一条腿不如没有腿(鱼).经常吃海带,河鱼,鱼油可减低脑细胞死亡速度.

王学松副主任医师: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根据你提供给的信息,考虑需要警惕存在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可能,建议去正规医院进一步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病因及诊治

查看原文>>

4.一过性脑供血不足用药,怎样控制,注意事项

问:主要症状:突发,眩晕,恶心,心难受发病时间:不规律化验检查结果: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吴广超医师:你好 脑供血不足治疗方法  1 首先去除危险因素,如治疗高血压,戒烟,禁止过度饮酒,   2 抗血小板药物:首选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地阻止,血小板凝聚成块,对血液循环有好处,有利于脑部的血液供应.   3 抗凝血药物: 抗凝血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相同,都可以使血液畅通,增加脑部血液供应,降低脑缺血的发作.   4 手术治疗:如颈动脉有严重狭窄(超过70%),可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支架成形状.

乔平主治医师:你这个建议你尽快看神经内科医生,应该是TIA的可能大.而且一般是与颈椎病,动脉硬化有关系的啊. 建议你看看当地神经内科医生,在他们指导下服用尼莫地平 西比灵 脑灵素 丹参或者肌肉注射:培他定或者牵引,理疗,红外线,推拿 按摩治疗.一定要戒烟,低脂饮食,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工作和学习,尤其是低头工作学习,每1小时左右要休息10分钟左右.

任朝笛医师:你好:首先,应加强体育锻炼,运动是增强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不足的有效方法,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 其次,可采用中医药治疗,中医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辩证为肾虚,血瘀,痰湿等证型,而采用不同的中药进行调理,可收到满意疗效. 另外,服用脉通,银杏叶片,养血清脑颗粒等药,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如果仍不能使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得到改善,一定要到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调治.

查看原文>>

5.一过性脑供血不足怎么治疗啊

问:BR>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已经有一年多时间,每天早上9点左右发病,类似羊羔风,气短,无力,持续时间20分钟左右。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基本每周都发作,持续一年多了。目前一般情况:病史: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辅助检查:其它:

高妍主治医师:这可不一定是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啊,应进一步明确诊断。

刘艳玲副主任护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系指由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导致以反复发作的局灶性和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点的一种脑血管病。约占同期缺血性脑血管病7%--45%,有20%--40%的病人在数年内发展成脑梗死。 【病因与发病机理】 TIA是一种多病因的综合征,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疾病是本病的主要因素。其发病机理目前有多种学说: 一、微血栓 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硬化狭窄处的附壁血栓,硬化斑块及其中的血液分解物、血小板聚集物等游离后脱落形成的微小栓子,经血液循环阻塞脑部小动脉,而造成一过性神经功能缺失发作。当栓子碎裂并向远端移动时,缺血症状消失。因脑动脉血流有一定的方向性,脱落的微栓子总是沿着一定方向进入同一动脉,故反复出现同一部位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二、脑血管痉挛 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硬化斑块使血管腔狭窄和出现血流涡流。当涡流加速时,刺激血管壁致血管痉挛而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旋涡减速时症状消失。但一些学者认为由于脑血管结构的特殊性,不易发生痉挛。不过多数学者认为血管痉挛无疑可以发生于颈内动脉与脑底动脉环,脑血管造影可见大动脉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引起广泛的和局灶性脑血管痉挛;脑部手术时对脑的大动脉进行操作时,可见动脉的管径显著变细。因此在持续的高血压、局部损伤或微粒子的刺激下也可引起脑动脉痉挛,和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三、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或狭窄时,如突发一过性血压过低和脑血流量减少可导致本病发生。血压回升,症状消失。如心律不齐、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等均可因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脑局部血流量的减少而发病。此外,体位性低血压引发椎--基底动脉TIA者亦不少见,尤多见于老年人。 四、颈部动脉受压 多见于椎-基底动脉系统。椎动脉因动脉硬化或先天性迂曲、过长而扭曲,或颈椎骨刺增生压迫椎动脉,当头颈过伸过仰或转向一侧时常可引起本病发作。 五、脑内、外盗血 常见于椎-基底动脉系统。当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在其发出椎动脉之前管腔狭窄或闭塞致使该侧上肢动脉内压力降低,活动时颅内血液经椎动脉倒流入该侧锁骨下动脉(锁骨下动脉盗血),而引发椎-基底动脉缺血症状。 六、其他 如血管壁发育异常、系统性红斑狼疮、脑动脉纤维肌层发育不良、烟雾病、血液成分异常(如高凝状态、严重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尽管有以上多种学说,但无一能解释所有病例的发病,可能与不同疾病有不同发病机制或多种促发因素的组合有关。    【临床表现】 一、临床特点 1.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多于女; 2.发作历时短暂,持续数秒至24小时,一般常为5-20分钟; 3.症状完全恢复,一般不留任何神经功能障碍; 4.反复发作,一周发作数次或数月发作一次; 每次发作出现的局灶性症状及其严重性,取决于受损的血管及受损程度。 二、临床类型 按缺血部位可分为颈内动脉TIA和椎-基底动脉TIA。 1.颈动脉系统缺血性发作较少见,持续时间较长,易引起完全性卒中,以发作性偏瘫或单肢轻瘫最常见。如属大脑前动脉TIA,病灶对侧肢体瘫,下肢重,上肢轻;如系大脑中动脉,病灶对侧肢体瘫,上肢重,下肢轻;如属颈内动脉TIA,对侧上下肢瘫痪程度相同,伴有特征性同侧眼球失明和Hner征,有时可伴有偏身感觉障碍或偏盲。主侧半球病变常引起失语、失读、失写及失算等。 2.椎-基底动脉系统发作较多见,发作较频,持续时间较短。主要表现为脑干、小脑、枕叶、颞叶及脊髓近端缺血症状。以眩晕、呕吐、视物不清或变形、站立或行走不稳、眼震、视野缺损、复视、听力下降、球麻痹、交性瘫、轻偏瘫、四肢瘫等症状最常见。少数有猝倒发作,常在迅速转头时突然出现双下肢无力而倒地,意识清楚,常在极短时间内自行起立。此种发作可能是双侧脑干内网状结构缺血使机体肌张力突然减低所致。     【诊断及鉴别诊断】 由于TIA发作持续时间短,多数病人就诊时已无症状和体征,诊断主要依病史。其要点如下:①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严重颈椎病等卒中危险因素的中老年病人;②有典型的颈动脉或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或两组以上症状的合并出现;③发作的突发性、反复性、短暂性和刻板性等特点;④辅助检查提示动脉硬化、心电图异常、严重颈椎病或锁骨下动脉杂音,特别多种结果阳性时,支持TIA诊断,⑤必要时行颅脑CT或MRI,MRA及DSA检查协助诊断。 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一、局灶性癫痫各种类型局灶性癫痫发作的表现与TIA有相似性,如癫痫感觉性发作或运动性发作易与TIA混淆。无张力性癫痫发作与猝倒发作相似。较可的是进行24小时脑电Holter监测,如有局灶性癫痫放电则可确诊为癫痫,如无异常则考虑为TIA的可能。CT或MRI检查发现脑内有局灶性非梗死性病灶,也可考虑为癫痫。 二、美尼尔病眩晕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可达2-3天),伴有耳鸣,多次发作后听力减退,且无其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三、晕厥病前多有眼发黑、头昏和站立不稳,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和血压下降,和一过性意识障碍但倒地后很快恢复,且无神经定位体征。多于直立位发生。 四、偏头痛多起病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以偏侧头痛、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为主,较少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丧失,发作时间也较长。   【治疗】 无论何种因素所致TIA都应看作是发生完全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发作者。本病可自行缓解,治疗着重于预防复发。 一、病因治疗 查找原因和进行积极治疗,尤应加强对动脉粥样硬化等的防治。 二、药物治疗 1.脑血管扩张剂及扩容剂早期使用可明显减少和终止TIA临床发作。可选用倍他啶20mg加入5%葡萄糖500ml,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500ml静滴。维脑路通、西比灵等也可能有一定效果。 2.抗血小板聚集剂可减少微栓子的发生。如无溃疡病或出血性疾病者常用阿司匹林治疗每日50mg--300mg不等,多数认为以较小剂量为宜,若长期服用剂量还可减少。潘生丁(25mg每日3次)与阿司匹林合用可起协同作用,且可减少阿司匹林剂量。如病人不宜用阿司匹林或服用阿司匹林疗效不理想者,可改用噻氯吡啶(Ticlopidine200--250mg每日1--2次)或力克栓(ticlid)250mg,每日1次),治疗中,均需注意加强对出血等毒副作用的防治。 3.抗凝治疗对发作频繁、病情严重和逐次加重,且无明显抗凝治疗禁忌者,及早进行抗凝治疗对减免发作和预防脑梗死均有积极意义。常用肝素12500U加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同时第一天可口服新双香豆素300mg或双香豆素100--200mg或华法令4--6mg。每天检查凝血酶元时间及活动度,待稳定后每周测一次,以调整口服药量,要求静脉凝血时间维持在20--30分钟,凝血酶元活动度在15--25%。以后维持量为新双香豆素150--225mg,双香豆素25--75mg或华法令2--4mg。治疗期间应注意防治出血并发症。停药应逐渐减量,以免发生"回跳作用"。由于此治疗难以控制药量,且出血并发症多,目前国内较少采用。 4.钙拮抗剂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的钙通道,阻止钙离子由细胞外流入细胞内,具有防止脑动脉痉挛、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和维持红细胞变形能力等作用。一般多选用西比灵5--10mg,每日一次。 5.其它如体外反博、紫外线光量子疗法和血液稀释方法,以及川芎、丹参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中药也可选用。 三、外科手术治疗 经血管造影证实有颈部大动脉有明显狭窄或闭塞病变,药物疗效差,病人一般情况允许,且有条件者可考虑颈内动脉内膜剥离术、支架放置术或颅内颅外血管吻合术。对消除微栓塞、改善脑血流量和建立侧支循环均有一定疗效。由于并非根治方法,且手术指征及效果尚未肯定,国内尚较少采用。 【预后及预防】 就本次TIA而言,可完全恢复正常;但对频繁的TIA如不积极适当治疗而任其自然发展,约1/3病人在数年内将发展为完全性脑梗死(颈动脉系统TIA的发作频率比椎-基底动脉系统TIA低,但发生脑梗死的机会却较高)。1/3病人经历长期、反复发作后可导致严重的脑功能损害,另1/3病人可能出现自然缓解。 预防关键在于查找病因,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疾病等本病的主要因素进行治疗,防止复发。 以上资料来自网上

查看原文>>

6.一过性脑缺血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怎么检查,怎

问:一过性脑缺血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怎么检查,怎样治疗

查看原文>>

7.一过性脑供血不足怎么治疗啊

问:BR>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已经有一年多时间,每天早上9点左右发病,类似羊羔风,气短,无力,持续时间20分钟左右。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基本每周都发作,持续一年多了。目前一般情况:病史: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辅助检查:其它:

高妍主治医师:这可不一定是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啊,应进一步明确诊断。

刘艳玲副主任护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系指由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导致以反复发作的局灶性和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点的一种脑血管病。约占同期缺血性脑血管病7%--45%,有20%--40%的病人在数年内发展成脑梗死。 【病因与发病机理】 TIA是一种多病因的综合征,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疾病是本病的主要因素。其发病机理目前有多种学说: 一、微血栓 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硬化狭窄处的附壁血栓,硬化斑块及其中的血液分解物、血小板聚集物等游离后脱落形成的微小栓子,经血液循环阻塞脑部小动脉,而造成一过性神经功能缺失发作。当栓子碎裂并向远端移动时,缺血症状消失。因脑动脉血流有一定的方向性,脱落的微栓子总是沿着一定方向进入同一动脉,故反复出现同一部位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二、脑血管痉挛 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硬化斑块使血管腔狭窄和出现血流涡流。当涡流加速时,刺激血管壁致血管痉挛而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旋涡减速时症状消失。但一些学者认为由于脑血管结构的特殊性,不易发生痉挛。不过多数学者认为血管痉挛无疑可以发生于颈内动脉与脑底动脉环,脑血管造影可见大动脉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引起广泛的和局灶性脑血管痉挛;脑部手术时对脑的大动脉进行操作时,可见动脉的管径显著变细。因此在持续的高血压、局部损伤或微粒子的刺激下也可引起脑动脉痉挛,和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三、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或狭窄时,如突发一过性血压过低和脑血流量减少可导致本病发生。血压回升,症状消失。如心律不齐、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等均可因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脑局部血流量的减少而发病。此外,体位性低血压引发椎--基底动脉TIA者亦不少见,尤多见于老年人。 四、颈部动脉受压 多见于椎-基底动脉系统。椎动脉因动脉硬化或先天性迂曲、过长而扭曲,或颈椎骨刺增生压迫椎动脉,当头颈过伸过仰或转向一侧时常可引起本病发作。 五、脑内、外盗血 常见于椎-基底动脉系统。当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在其发出椎动脉之前管腔狭窄或闭塞致使该侧上肢动脉内压力降低,活动时颅内血液经椎动脉倒流入该侧锁骨下动脉(锁骨下动脉盗血),而引发椎-基底动脉缺血症状。 六、其他 如血管壁发育异常、系统性红斑狼疮、脑动脉纤维肌层发育不良、烟雾病、血液成分异常(如高凝状态、严重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尽管有以上多种学说,但无一能解释所有病例的发病,可能与不同疾病有不同发病机制或多种促发因素的组合有关。    【临床表现】 一、临床特点 1.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多于女; 2.发作历时短暂,持续数秒至24小时,一般常为5-20分钟; 3.症状完全恢复,一般不留任何神经功能障碍; 4.反复发作,一周发作数次或数月发作一次; 每次发作出现的局灶性症状及其严重性,取决于受损的血管及受损程度。 二、临床类型 按缺血部位可分为颈内动脉TIA和椎-基底动脉TIA。 1.颈动脉系统缺血性发作较少见,持续时间较长,易引起完全性卒中,以发作性偏瘫或单肢轻瘫最常见。如属大脑前动脉TIA,病灶对侧肢体瘫,下肢重,上肢轻;如系大脑中动脉,病灶对侧肢体瘫,上肢重,下肢轻;如属颈内动脉TIA,对侧上下肢瘫痪程度相同,伴有特征性同侧眼球失明和Hner征,有时可伴有偏身感觉障碍或偏盲。主侧半球病变常引起失语、失读、失写及失算等。 2.椎-基底动脉系统发作较多见,发作较频,持续时间较短。主要表现为脑干、小脑、枕叶、颞叶及脊髓近端缺血症状。以眩晕、呕吐、视物不清或变形、站立或行走不稳、眼震、视野缺损、复视、听力下降、球麻痹、交性瘫、轻偏瘫、四肢瘫等症状最常见。少数有猝倒发作,常在迅速转头时突然出现双下肢无力而倒地,意识清楚,常在极短时间内自行起立。此种发作可能是双侧脑干内网状结构缺血使机体肌张力突然减低所致。     【诊断及鉴别诊断】 由于TIA发作持续时间短,多数病人就诊时已无症状和体征,诊断主要依病史。其要点如下:①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严重颈椎病等卒中危险因素的中老年病人;②有典型的颈动脉或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或两组以上症状的合并出现;③发作的突发性、反复性、短暂性和刻板性等特点;④辅助检查提示动脉硬化、心电图异常、严重颈椎病或锁骨下动脉杂音,特别多种结果阳性时,支持TIA诊断,⑤必要时行颅脑CT或MRI,MRA及DSA检查协助诊断。 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一、局灶性癫痫各种类型局灶性癫痫发作的表现与TIA有相似性,如癫痫感觉性发作或运动性发作易与TIA混淆。无张力性癫痫发作与猝倒发作相似。较可的是进行24小时脑电Holter监测,如有局灶性癫痫放电则可确诊为癫痫,如无异常则考虑为TIA的可能。CT或MRI检查发现脑内有局灶性非梗死性病灶,也可考虑为癫痫。 二、美尼尔病眩晕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可达2-3天),伴有耳鸣,多次发作后听力减退,且无其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三、晕厥病前多有眼发黑、头昏和站立不稳,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和血压下降,和一过性意识障碍但倒地后很快恢复,且无神经定位体征。多于直立位发生。 四、偏头痛多起病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以偏侧头痛、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为主,较少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丧失,发作时间也较长。   【治疗】 无论何种因素所致TIA都应看作是发生完全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发作者。本病可自行缓解,治疗着重于预防复发。 一、病因治疗 查找原因和进行积极治疗,尤应加强对动脉粥样硬化等的防治。 二、药物治疗 1.脑血管扩张剂及扩容剂早期使用可明显减少和终止TIA临床发作。可选用倍他啶20mg加入5%葡萄糖500ml,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500ml静滴。维脑路通、西比灵等也可能有一定效果。 2.抗血小板聚集剂可减少微栓子的发生。如无溃疡病或出血性疾病者常用阿司匹林治疗每日50mg--300mg不等,多数认为以较小剂量为宜,若长期服用剂量还可减少。潘生丁(25mg每日3次)与阿司匹林合用可起协同作用,且可减少阿司匹林剂量。如病人不宜用阿司匹林或服用阿司匹林疗效不理想者,可改用噻氯吡啶(Ticlopidine200--250mg每日1--2次)或力克栓(ticlid)250mg,每日1次),治疗中,均需注意加强对出血等毒副作用的防治。 3.抗凝治疗对发作频繁、病情严重和逐次加重,且无明显抗凝治疗禁忌者,及早进行抗凝治疗对减免发作和预防脑梗死均有积极意义。常用肝素12500U加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同时第一天可口服新双香豆素300mg或双香豆素100--200mg或华法令4--6mg。每天检查凝血酶元时间及活动度,待稳定后每周测一次,以调整口服药量,要求静脉凝血时间维持在20--30分钟,凝血酶元活动度在15--25%。以后维持量为新双香豆素150--225mg,双香豆素25--75mg或华法令2--4mg。治疗期间应注意防治出血并发症。停药应逐渐减量,以免发生"回跳作用"。由于此治疗难以控制药量,且出血并发症多,目前国内较少采用。 4.钙拮抗剂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的钙通道,阻止钙离子由细胞外流入细胞内,具有防止脑动脉痉挛、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和维持红细胞变形能力等作用。一般多选用西比灵5--10mg,每日一次。 5.其它如体外反博、紫外线光量子疗法和血液稀释方法,以及川芎、丹参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中药也可选用。 三、外科手术治疗 经血管造影证实有颈部大动脉有明显狭窄或闭塞病变,药物疗效差,病人一般情况允许,且有条件者可考虑颈内动脉内膜剥离术、支架放置术或颅内颅外血管吻合术。对消除微栓塞、改善脑血流量和建立侧支循环均有一定疗效。由于并非根治方法,且手术指征及效果尚未肯定,国内尚较少采用。 【预后及预防】 就本次TIA而言,可完全恢复正常;但对频繁的TIA如不积极适当治疗而任其自然发展,约1/3病人在数年内将发展为完全性脑梗死(颈动脉系统TIA的发作频率比椎-基底动脉系统TIA低,但发生脑梗死的机会却较高)。1/3病人经历长期、反复发作后可导致严重的脑功能损害,另1/3病人可能出现自然缓解。 预防关键在于查找病因,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疾病等本病的主要因素进行治疗,防止复发。 以上资料来自网上

查看原文>>
搜索更多专家答案 >>
看了又看
目录 置顶
目录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