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身体很凉

目录

1.小孩身上热,脚很凉是怎么回事,

问:病情描述:我家宝宝昨天发烧38度,今天晚上老早睡了几个小时后摸他时,感觉身上很热,一试现在还38度,但脚很凉是怎么回事?

王方超医师:病情分析:你好,根据患者的症状及病史,考虑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指导意见:建议你现在可以给孩子多饮水,同时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治疗,然后可以到医院查血象,如果血象高的话,可以口服抗炎药物治疗,如果血象不高,可以应用牛磺酸清热解毒治疗。

潘华武医师:病情分析:你好,可能有炎症,给吃点"妈咪爱"或"蒙脱散"试试(是治拉肚子的)和消炎药,治疗咳嗽可以买不行,就就医.还有宝宝烧38以上吃退烧药并物理降温,有酒精擦拭孩子的胳膊,胳肢窝和膝盖后部.如出现高烧,稳定体温后速就医.指导意见:建议可以先在加自己治疗,如果,没有好转的话,可以去医院要检查是不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多给孩子喝水,特别是糖盐水,检查电解质,叫医生针对开药治疗.如果需要打针多给孩子补充液体.

李晓惠护师:病情分析:一般的小孩发热,这个主要还是考虑孩子的病毒的感染,脚凉主要是末梢循环不好导致的指导意见:您好,这位患者,对于您的情况,这个我建议您最好到医院的门诊检查血常规,看看白细胞的含量后淋巴细胞百分比,建议积极的抗病毒治疗。

查看原文>>

2.孩子身体发冷的原因

问:岁病情描述:浑身发冷,肚脐附近难受,大便正常.头晕但不发烧,大约时间1周多.家有暖气,回家还穿在外的棉衣.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清瘟胶囊3天.化验,检查结果:化验正常,血项不高,白血球不高.想要得到的帮助:孩子什麽原因会这样.怎麽办?

徐通主任医师: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孩子体内没有问题,血液检查,结果都是阴性的问题,应该不是很大,如果是孩子肚子不舒服的话,可以做下超声,看看有没有淋巴结增大的情况。

查看原文>>

3.孩子发烧身体感觉冷怎么办

问:病情描述:你好,医生,我孩子发烧38.9度,说觉得冷,刚才吃退烧药,还是没退下来,请问我该怎么办?:需要医生帮助提供远程诊断:想问一下医生现在室温低,孩子盖着被子说冷,能少盖一点吗

王志新主任医师:您的孩子是由于感冒发烧引起的现在的情况。被子不建议你少盖,出现发烧的症状可以服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在配合西药服用,防治发热反复。有效的达到退热的效果。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为儿童专用药,具有发汗解表,清里退热。属于广谱抗病毒,消炎退热具有寒热并用、表里双解的功效。

查看原文>>

4.我宝宝身体很热,但手脚都凉,那

问:我宝宝身体很热,但手脚都凉,那应该如何添减衣物呢?

王凤东副主任医师:您好 只要孩子体温正常就可以的 现在的季节穿秋衣就可以了 不要穿的太多了 孩子唔得太多了不好的 有内热就容易外感的 平时注意适当出去接受冷空气 及户外运动 有助于提高孩子抵抗力的 预防感冒多喝水喝白开水

爱心医生:正常人的体温,口腔温度一般为35.8~37.4℃.在体帛状态,正常人的体温不应高于37.5℃.如果经常高于37.50℃,就是低热.正常人的体温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早晨较低,下午较离冬季较低,夏季较高;妇女在月经前和妊娠期体温也稍局.但这些都不属于低热范围,而是正常的生理变动.低热的影响,成因:引起低热的原因较多.慢性化脓蛙扁桃体炎,慢性副星宾炎,慢性胆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慢性肾盂肾炎,肺外结核等慢性感染性疾病,无黄疽型肝炎,迁延型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播散性红斑狼疮,甲状腺机能亢进等,都是常见的低热原因.这类低热病人都是有器质性疾病的.此外,体质虚弱的人,或病后,常常会发生夏季低热.如果在低热的同时还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手抖,颜面易潮红,窒性心动过速,打呢,腹胀,失眠,就可能是神经性低热.低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由于弓热所以检查低热原因是一件很细致的工作.特别是对功能性低热,必须经过较长期的观察,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才能诊断.低热的产生与人体的抗病能力有很大关系.体质虚弱,身体患病,是产生低热的基础,而疾病的发生又是体质虚弱,身体抗病能力减退的结果.因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健康水平,减少低热的发生.低热体温超过正常,但在38摄氏度以下者,称低热.中医所指的低热尚包括患者主观自觉的手足心热,胸中烦热而体温并不高于正常的一种情况.常见表现为夜热早凉,或夜间发热为甚,午后潮热,手足心热,骨蒸发热,常伴有消瘦,神疲,乏力,纳呆厌食,烦躁,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和体征. 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长期低热(持续2周以上)的病因常见者有小儿肺结核及肺外结核;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副鼻窦炎,慢性牙龈炎,慢性中耳炎,慢性肾炎等);功能性低热,特点是清晨体温正常,活动后出现低热.依据临床表现,以低热为主症者,诊断并不困难.关键是查清病因,审因论治.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取祛除病因法. 在低热病儿中,有不少病例一时难以查清确切病因者,可用中医治疗

查看原文>>

5.宝宝发烧身体四肢都凉凉的,头很烫怎么回事

问:病情描述:宝宝发烧37.8度!可为什么身体四肢都是凉凉的,只有头很烫!且伴有镇咳!宝宝一直是低烧,总是在37.6到38.2之间!物理降温根本就降不下来!小脑袋滚烫滚烫的!!!求帮助!!!谢谢!!!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宝宝前几天有点嗓子发炎和痰鸣!吃了希刻劳和易坦静,前天晚上开始发烧,吃过美林后退烧,昨天中午又开始烧38.2度!带去检查后说宝宝混合感染!血常规的化验单中以下几项数值和标准范围有所差异,即:白细胞数11.6(4.0-10.0),淋巴细胞绝对值6.6(1.0-3.3),淋巴细胞百分比56.6%(20.0-45.0),粒细胞百分比37.3(45.0-75.0),红细胞积压0.334(0.35-0.5),平均红细胞体积76.5(80.0-100.0)平均血红蛋白含量26.8(28.0-33.0),红细胞宽度标准差65.3(37.0-55.0),红细胞宽度变异系数16.0%(11.5-14.4),血小板分布宽度18.5%(15.5-18.2)   然后医生给宝宝开的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和利巴韦林颗粒两种消炎药和蓝岑口服液。可是宝宝的烧一直是一阵一阵的!吃了退烧药就退,隔几个小时又会再烧!这可怎么办呢?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宝宝发烧37.8度!可为什么身体四肢都是凉凉的,只有头很烫!且伴有镇咳!宝宝一直是低烧,总是在37.6到38.2之间!物理降温根本就降不下来!小脑袋滚烫滚烫的!!!求帮助!!!谢谢!!!

查看原文>>

6.宝宝睡觉是身上会出很多汗,但是皮肤很凉,

问:宝宝睡觉是身上会出很多汗,但是皮肤很凉,这是什么原因啊?宝宝睡觉是身上会出很多汗,但是皮肤很凉,这是什么原因啊?

李莹副主任护师:病情分析:你好,考虑是缺钙引起的,生长快的孩子尤其容易出现缺钙的情况,建议检查微量元素。指导意见:建议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微量元素,看是否有缺钙的情况,有的话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补充,如果是缺钙引起的,在得到纠正以后症状会明显改善的,平时注意吃牛奶、豆类制品等含钙高的食物,注意多晒太阳有利于促进钙的吸收。

朱晓军副主任医师:这种情况可能与体内缺钙有关,建议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ad,有促进钙吸收的作用,往往能够改善盗汗的症状,也可以到医院找中医看看应用中药治疗一段时间。

朱俊国副主任医师:病情分析:小孩当中大多属于缺钙或者近期有感冒,处在恢复期等,都会出现盗汗的情况.指导意见:建议先继续观察,并给孩子服用龙牡壮骨颗粒或者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等进行补钙治疗,如果情况继续存在或者加重则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查看原文>>

7.刚出生2天的小孩,身上很凉

问:问题描述:身上很凉,还有汗是怎么回事,孩子的大小便都很正常,也挺能吃的

爱心医生:孩子睡觉多汗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 生理性的多汗是由于天气炎热,室温过高,穿衣过多或被子太厚等原因造成的.有的家长喜欢在小孩临睡时喂一瓶牛奶,喂奶后小儿安静睡着了,但这时正碰上小儿吃奶后的产热阶段,因此常满头大汗.这类出汗都是属于机体调节体温所致,常在刚睡着时出汗较多,以后就逐渐减少.因为小儿时期新陈代谢旺盛,皮肤含水量较高,微血管分布较多,植物性神经发育不成熟,因此出汗较多,这完全是正常的. 病理性多汗则出现在整个睡眠过程中汗量很多.患佝偻病的小儿在入睡后就开始多汗,尤其是头部,能湿透枕席或枕巾,并伴有枕秃和惊哭.患活动性结核病的小儿,不仅上半夜出汗,下半夜及天亮前也常出汗,称为盗汗.同时,小儿可伴有低热,咳嗽,消瘦,无力,脸色潮红等症状.因此,如果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儿,睡觉时出汗较多,可能是正常现象,家长不用过分着急. 小儿睡觉时爱出汗是怎么回事? 孩子睡眠时出汗几乎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有些家长因此而忧心忡忡,首先想到的就 是孩子是不是缺钙了?孩子是不是体质虚呀? 其实出汗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汗液可以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和一些诸如尿酸,脂 肪酸等代谢产物.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较成人旺盛,所产生的热量及代谢产物 也相对较多.同时,小儿植物神经发育不健全,在入睡时,主管汗腺的交感神经会因失去大 脑的控制而一时兴奋,出现汗多现象,这完全是正常的.只要孩子无其他症状,如烦躁,哭闹,易醒等,就不必管他.这样出汗往往见于入睡后半小时之内,且以额头汗出为主,一般在睡后2小时之内慢慢停止,多见于3~7岁的小儿,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有人称之为生理性多汗. 但如果孩子平素身体虚弱,夜间入睡时大汗淋漓,如同水浇,甚则整夜汗出不止,透枕湿衣 ,且伴有烦躁,哭闹,消瘦等症状,则属于病理性多汗.常见的原因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 病.除夜间多汗外,还伴有烦躁,睡眠不宁,易惊醒,方颅,忱秃,鸡胸等症.如果有上述 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饮食时也应注意多食富含钙质的食物, 如鱼,虾皮等.通过积极治疗,多汗可被很快纠正. 如果小儿常在天亮前出现多汗,同时伴有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而快,则有低血糖的可能,这 时可给孩子喝些糖水或进食些糕点,即可纠正. 对于生理性多汗,可采用自制的浮小麦糯米粥,能有效止汗.即每天取糯米,浮小麦各50克 ,加水适量,文火煮粥,频饮.或用黄芪15克,大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煮汤,喝汤食枣 ,每日1剂. 此外,小儿患结核,贫血,风湿,类风湿等疾病时也可引起汗多现象.故小儿多汗时,应及 时到医院就诊,以排除某些疾病引起的多汗. 盗汗 小儿属于纯阳之体,体质娇嫩柔弱,肌肉皮肤都很薄弱,和成人比较就特别容易出汗.如果小儿只有单纯少量汗出是正常现象.反之孩子根本不出汗,就应考虑汗液排泄有问题了,如果汗出量过多,而兼有其他症状,则应考虑是否生病了.孩子出汗,可以表现为手足汗,心胸汗,半身汗,自汗,盗汗等. 自汗是指没有用发汗药或排除气候炎热,衣被过厚,剧烈活动等其他刺激因素而昼夜稍动则自然出汗者.这样的孩子多是阳气不固,津液外泻. 盗汗亦称“寝汗”,睡时汗出,醒后即止.一般孩子盗汗多因阴虚热扰,心液不能敛藏所致.自汗,要注意孩子是否有精神萎靡,容易疲劳,面色淡白,活动时爱出汗,易患感冒,语声低等.这样的孩子要注意忌口,平时不要吃生冷冰镇的食品和坚硬不宜消化的食物.而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食品,如粳米,苡米,山药,扁豆,莲子,大枣等,这些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和胃,可以煮粥食用. 盗汗,孩子在睡觉时出汗,醒时汗止,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无泽,两颧红,手足心热,大便干燥,小便黄,烦躁不宁等,属于阴虚表现,要忌煎,炸,烤,熏,油腻不化的食物和辛辣食物等.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养阴生津的食物,如小米,麦粉及各种杂粮和豆制品,牛奶,鸡蛋,瘦肉,鱼肉等,水果,蔬菜也应多吃,特别是要多吃苹果,甘蔗,香蕉,葡萄,山楂,西瓜等含维生素多的果类. 护理多汗的孩子,应注意勤换衣被,并随时用软布擦身,或外用扑粉,以保持皮肤干燥.身上有汗时,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免受凉感冒.多汗易造成阴津亏损,阳气受伤,因此要多给患儿饮水,饮食要忌辛散,攻伐之品,以防止正气受伤,汗出更甚. 婴幼儿期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加上小儿活泼好动,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后也不得安宁,所以入睡后头部也可出汗.所谓生理性多汗,是指孩子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家长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小儿的最佳环境温度,喜欢给宝宝多盖被,捂得严严实实.孩子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代谢非常旺盛,再加上过热的刺激,只有通过出汗,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此外,小儿在入睡前喝牛奶,麦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会引起出汗.有的家长在孩子入睡前给其喝牛奶,麦乳精等,小儿入睡后机体大量产热,主要通过皮肤出汗来散热.另外,室温过高,或保暖过度也是小儿睡眠时出汗的原因,这些都属于生理性的出汗. 病理性出汗是在小儿安静状态下出现的,如佝偻病的出汗,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小儿头部明显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婴儿经常在睡觉时摇头与枕头摩擦,结果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典型的枕部环状脱发,医学上称之为“枕秃”,是婴儿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只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佝偻病就可以得到控制,出汗也就会自止. 假如小儿不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数是有病的表现,最常见者是结核病.结核病还有其他表现,如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结核病的病儿白天活动时易出汗称为虚汗,夜间的出汗称为盗汗.如怀疑孩子感染了结核,应做肺部X线检查或做结核菌素试验以便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心脏病,糖尿病(低血糖时),结核病或睡眠时呼吸不顺畅,因身体内在的压力(病变)促使交感神经始终处在紧张状态,也会出现“夜睡盗汗”或是“手脚出冷汗”的现象,此则为长期的症状,父母如果不放心,可以带宝宝到儿科诊所或医院检查,听听心跳声有否异常,摸摸肚子有无肿块(瘤),上呼吸道是否通畅或有无过敏体质等,以除却心中的疑虑. 临床观察所见,盗汗患儿以内热多见,一是脾胃积热,一是阴虚内热,热逼津液外出,于是盗汗不停,热不清,汗就不可能止.欲除盗汗,必清其热. 脾胃积热的患儿,可见饮食旺盛或减退,精神好,大便秘结,常数天一行,虽然消瘦也不感疲乏,一天到晚玩耍不停治疗原则须清热通便,使热下出. 最多的要数阴虚内热类型,由于长期盗汗,使津液耗损过多,出现一种阴虚现象,这种患儿表现为唇舌红干,手足心热,口干,大便数天一行,粪干且呈粒状.治疗宜清热养阴使热内消,汗也就能很快地消除. 盗汗患儿经常易患感冒的,真正属体虚的极少,大多因出汗而在梦中将被子蹬掉,受寒所致,这与体虚感冒应当有所区别.盗汗患儿中也有个别人不属于内热所积,表现为出汗多,易感冒咳嗽,怕冷,平时稍运动也易出汗,对这样的患儿,治疗时不宜盲目用补品补剂,可以调和脾胃. 体质弱的小儿常常在白天活动时或夜间入睡后,在头,胸,背部成片状出汗.往往是由于喂养不当或消化吸收不良而发生营养不良造成的.护理上要注意调整喂养方法,促进小儿食欲,增加蛋白质,脂肪及糖的摄人量.必要时可采用中医中药调理脾胃不合. 因此,对小儿睡眠中的出汗,应仔细区别,必要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微量元素,发现异常及时治疗.祝宝宝健康快乐!

保密医师:你好,出汗很多,有可能是缺钙.

查看原文>>
搜索更多专家答案 >>
看了又看
目录 置顶
目录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