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爸爸公司的同事小谢最近老是请假,后来才知道是他爷爷生病住院了,出于关心,爸爸就去了医院看望他爷爷,去了医院才知道是得了心力衰竭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心力衰竭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李章辉医师:你好,1.X线检查2.心电图检查 可查出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异位已律、传导阻滞、房室肥大与劳损等为心力衰竭的病理或病因提供客观依据。3.超声心动图与超声多普勒
查看原文>>问:心衰吃啥药
查看原文>>问:这几天父亲说心脏不好,我就马上回去带着父亲去医院检查,检查出是左心衰竭。父亲为我辛苦了这么多年,我不想父亲出事,我问了很多人该怎么办,今天在这也问一下左心衰竭吃什么药好,我在这里谢谢了。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左心衰竭吃什么药好?
查看原文>>问:全部症状:作64排CT检查:冠状动脉有钙化斑点,狭窄50%。诊断为冠心病。轻度心衰。发病时间及原因:夜间胸闷。痰多。腿肿、脸肿治疗情况:大夫让吃地高辛片一天两次、一次一片,消心痛一天一次、一次一片。今天刚吃、有头痛、下腹痛、恶心感觉,请问谷大夫不吃药靠锻炼可以吗?如必须吃药,吃什么药好?想要得到的帮助:请谷大夫开药方或指点注意事项。深表感谢!
梁辉副主任医师:你好,根据你所提供的信息,目前有心衰的症状,心衰就是用这类药物,用体育锻炼来改善的可能性很小。如果你用药不舒服,可以到医院系统的住院治疗。
谌广东医师: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考虑是心衰,考虑是全心衰导致的症状,口服强心药物如地高辛片一天两次的话量大了点,容易导致洋地黄中毒,消心痛片量少了点意见建议:你好,消心痛片可以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轻心脏的负担,建议一天三次,一次两片,地高辛一天片,同时酌情给予利尿药物降低心脏负荷。建议到医院检查下是否合并肺部感染,一般肺部感染后心衰症状加重
刘保福医师:病情分析:你好,建议你用药物治疗比较好,意见建议:建议你用单硝酸异山梨醇和丹参滴丸治疗治疗比较好
查看原文>>问: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上不来气后背出汗哟,右脚微肿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用哪些药 化验、检查结果:
艾卫锋副主任医师:病情分析:你好!首先需要确定是什么疾病导致的心功能不全,不同的原因的治疗方案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就医检查确定是什么心脏病导致的心衰才行。 在心衰时输液要慎重,因为输液过多会加重心脏的负荷加重心衰的危险,因此只有明确心衰的直接原因,适量使用少量液体输入药物时才采用输液的。指导意见: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案不同。一般纠正心衰多需要扩血管和减少心脏负荷为主的治疗(包括利尿等)。而治疗心脏病(原发疾病)也是非常重要的。医生询问:
谌广东医师:病情分析:你好,根据您的描述考虑是由于心衰导致的水肿,考虑是由于右心衰竭导致的,临床上肺心病常常引起右心衰竭指导意见:你好,建议给予口服强心药物如地高辛片,口服双克片,安体舒通平等利尿药物可以降低心脏的前负荷,必要的话给予静脉推注西地兰医生询问: 提问人的追问 2012-01-03 22:38:44前几年老是咳,前几天右脸微肿脸 回复人的回复 2012-01-04 12:33:15你好,考虑是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建议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后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
查看原文>>问:患者年龄:31患者性别:男通窍益心丸可以吗?还有什么比较好的养心的药?
查看原文>>问:全部症状:睡眠不好 时常呻吟发病时间及原因:脑出血后遗症 卧床十年治疗情况:平时服用地高辛,降压药 有时服用完美的营养餐想要得到的帮助:现在心衰感觉不太好 应该用什么药第一次补充提问:(2010-1-16 13:51:03)病人夜间有时不能入睡,经服用速效救心丸后一小时以后缓解,近期每天服用丹参滴丸,没有呼吸困难现象,只是经常呻吟.以病人现在的状况,无法外出就诊,望得到各位专家的解答.
薛文刚医师:病情分析:你好从你的病情描述来看,患者已经脑出血卧床10年,现在有心衰的症状.意见建议:针对心衰用药主要是用强心药(地高辛就是),利尿剂(如双克)能减轻心脏负荷.地高辛等的用药要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定期去医院复查.其他就是注意避免肺部感染,因为肺部感染能加重心脏负荷.祝健康
王金江医师:病情分析:根据你讲的诊断已不是问题,因为长期卧床,肺的通气功能减低,容易感染,卧床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衰症状.意见建议:建议你1,最好去医院治疗,在家可以复地高辛,双克,安体舒通,有感染给予抗炎2,要清淡饮食3,因为长期卧床大便要通畅,因为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4,要调节心情,使心情愉快.
爱心医生:病情分析:84岁 女性 脑梗后遗症,心衰感觉不好.意见建议:心衰常见的症状有夜间不能平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端坐呼吸等等.不知你所说的心衰感觉不好是指的什么.心衰的治疗原则依然是强心,利尿扩血管,同时注意诱因和原发病的治疗.如果存在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可以适当使用利尿药物,利尿药物使用需要注意电解质的变化,心衰加重最好到医院就诊.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