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问医生>药品资讯> 药品新闻>正文

新药获批,克利加巴林成为“糖痛”患者的镇痛“救星”!

克利加巴林 发布时间:2024-05-22 10:18:27

  5月20日,第三代中枢神经系统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克利加巴林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被批准用于临床针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PNP)的治疗,这一新药的获批不仅为国内DPNP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案和希望,更可能成为改写全球DPNP治疗格局的关键。

  在门诊,经常有患者这样说:“医生,我脚感觉不舒服,像针扎、像火烤,无法描述,无法形容,是不是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

  根据流行病学数据统计,DPNP患病率约为10%—26%,仅我国就有3700万DPNP患者,但如此庞大的患者群体却因为缺少针对性的治疗药物,而始终无法摆脱DPNP的疼痛困扰,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困境!

  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除了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断发作的烧灼样、针刺样、撕裂样、跳痛、电击样、刀割样和压迫样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DPNP还可能导致功能障碍甚至残疾,对其的治疗也已逐渐成为全球医疗领域的关注焦点。

  自1993年初代中枢神经系统钙离子通道调节剂上市以来,三十年时间,医学界始终没有停止对DPNP治疗药物的研发,但在克利加巴林问世之前,任何一款中枢神经系统钙离子通道调节剂都无法解决药物滴定过程繁复、起效时间缓慢、不良反应明显的问题。因此,临床对DPNP的药物显得束手无策,DPNP患者也经常因为药物治疗不达预期而中途放弃。

  新药研发力求“升级迭代”,海思科不断向上突破

  每一款新药的问世,都需要医药企业锲而不舍地不断向上突破。

  2014年,我国药企海思科医药集团毅然启动了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药物的研发立项,旨在寻找一个新的分子,在解决此前的药物缺陷的同时提高药物的效果,为DPNP患者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治疗帮助。

  时至今日,历时十年时间,研发人员每天泡在实验室里,经历无数的筛选、研究和实验后,克利加巴林应运而生,并经临床I/II/III期研究证实有效,5月20日正式获批,成为我国第一个获批DPNP适应证的1.1类创新药。

  前期临床研究证实,克利加巴林明显降低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的疼痛评分,实现了持续的镇痛效果。此外,它还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健康状况以及整体生活质量。

  不滴定缩减药物治疗过程、起始剂量用药快速起效,不良反应少且可以自行缓解,长期用药明显控制疼痛,克利加巴林凭借自己的“硬实力”逐渐改变着临床治疗DPNP的用药策略和治疗格局。

  在未来大量真实世界的临床数据支持下,克利加巴林的临床治疗价值和患者获益将获得进一步的证实,相信不久之后,克利加巴林将为全世界DPNP患者带来福音,改变国内外DPNP治疗局面,影响全球医疗界。而这,也将再度向世界证明,中国医药企业海思科医药集团在追求疾病治疗领域不断进步的决心和实力。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