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辈带孩子,哪种喂养方式对宝宝健康成长不利?

2016-07-01

    如今社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一般妈妈们不得不在度过产假期后重新回到职场,将宝宝托付给老人照顾,于是老人成为了“照看宝宝”的主力军。但是随着生活习惯和育儿观念的不断变化,老一辈人和年轻人对喂养方式的观念产生了很大差异,关于传统喂养和科学喂养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喂养方式对宝宝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当的喂养方式可能会对宝宝的脾胃造成负担。中医道:“脾胃虚弱,百病蜂起”,宝宝脾胃不好,胃口差,自然就是不爱吃饭,容易发育不良。为了让妈妈们了解自家宝宝脾胃的好坏,仲景太子金针对“宝宝脾胃情况”在母婴媒体网站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

一、参加调研共有3180余人,72.3%的宝宝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

    其中,929位妈妈反馈,自家宝宝吃饭经常要哄着追着喂,吃饭主动性特别差;773位妈妈表示,自家宝贝喜欢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甚至摆弄玩具,吃饭时候精力不集中;599位妈妈表示,自己宝宝存在挑食的坏习惯,不爱吃蔬菜类的食物。还有其他妈妈反馈宝宝偏爱零食、饮料、还有高热量蛋白的食物。

二、86.4%的妈妈反馈宝宝出现过脾胃不和的相关症状

    夜间盗汗、口气重、大便干、舌苔厚、积食、不爱吃饭,挑食,这些都属于脾胃不和的部分症状。

    根据调研分析,大多数的家长不重视宝宝的脾胃健康问题,甚至并不懂宝宝脾胃健康的重要性。如果宝宝出现以上症状,基本可以判定宝宝出现脾胃不和,脾胃运化不正常的情况了。那么这个时候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尽快调理。情节严重的就要尽快进行治疗,避免因脾胃健康问题影响宝宝生长发育。

    既然宝宝的脾胃健康如此重要,那么正确的喂养方式就一定要重视起来。在宝宝喂养方面,老一辈的观念是“吃饱了总比饿着强”,经常给孩子吃很多零食,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但如果让宝宝不停地吃东西,会容易加重宝宝的胃肠负担,出现不消化、积食的现象。和老一辈人不同,年轻妈妈们会培养孩子定时定量吃饭的习惯,对零食方面控制的也很严格,但是妈妈们也要注意引导,防止孩子因此养成挑食的毛病,造成脾胃不和。

    其实,不管老人还是年轻人的喂养方式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出发点也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在喂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讲究科学方法,比如,按照孩子的不同成长期调整孩子的进食量,让孩子养成定时定量自主进食的习惯;营造轻松愉快的用餐氛围,培养孩子对吃饭的兴趣;给宝宝吃零食时要适量、适时(最好在两餐饭中间当加餐吃);为孩子制作对脾胃健康有益的美食等等。

    为了让更多家庭了解到脾胃健康对宝宝成长的重要性,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仲景宛西制药2016年开展了“给孩子成长中的关爱”公益宣传年系列活动,近距离和家长们进行宝宝脾胃健康知识的互动,活动现场就有妈妈跟小编反映:“没想到孩子平时不爱吃饭是因为脾胃的问题,我们的孩子是奶奶带大的,现在养成不好的习惯就是追着喂,有时候不注意节制,孩子经常会有积食吃不下去饭的情况,现在看来, 感觉自己对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真的是太不了解了,今后确实要从宝宝脾胃健康重视起来,学习科学喂养呢。”

    科学喂养有益于宝宝脾胃健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快快学起来吧~~

相关资讯
医生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