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虚汗

症状概述 医患问答 专家观点 相关疾病 相关经验
症状概述 病因 检查 诊断鉴别 预防治疗 缓解方法 饮食禁忌

冒虚汗,中医称自汗、盗汗,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的病证。不因外界环境影响,日间时时汗出,活动益甚者为自汗,睡时汗出.........[查看详情]

冒虚汗的病因

  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以下凡个方面。

  一、表虚邪侵

  表虚之体,肌腠疏松,偶感风邪,留恋不去,以致营卫失调,卫外失司而自汗。

  二、肺脾气虚

  病后体虚,或禀赋不足,肺脾气弱,则肌腠疏松,皮毛不同,而致自汗。

  三、心脾血虚

  思虑太过,或血证日久,心血暗耗,以致津液不藏,引起自汗或盗汗.

  四、阴虚火旺

  起居不慎,烦劳过度,精亏血虚,虚火内生,阴津被扰t不能自藏而外泄作汗。

  五、邪热郁蒸

  情志不舒,肝气怫郁而化火,或嗜食辛辣厚味,胃肠积热,或脾失健运,湿浊中阻,日久化热。邪热郁蒸,津液外泄顽致自汗或盗汗。

  一概来说,自汗属气虚不固,责之于肺脾气虚或营卫失和,盗汗属心液不藏,责之于阴虚火动或心脾两亏。邪热燕追,津液外泄,则属实证。但病程久或病情重者,可出现由实转虚和虚实错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