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酸,证名。胃内酸水上攻口腔、咽溢,不及吐出而下咽。又称咽酸。吞酸是指酸水自胃上激于咽喉之间,未及吐出又复吞咽,酸味有如刺心之感。......[查看详情]
胎前吞酸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多因孕妇脾虚或肝郁,复伤于饮食所致。脾虚者,由于脾虚不运,伤食太过,症见胃脘填塞,不得传化而致吞酸。治宜温养脾胃,方用六君子汤加吴萸;肝郁者,由于肝气郁滞,化热犯胃,症见嗳腐吞酸、脘闷胁胀等。宜泻肝清热,用左金丸。
产后吞酸 病证名。庄复严《妇科百辨》:“妇人产后吞酸者何?曰此胃中积痰滞火所致。宜七气合二陈汤。”亦有产后胃弱,过食肥甘,胃不能腐熟水谷而致嗳腐吞酸、纳呆腹胀等症,宜消食导滞,用异功散。
口酸 是指自感口中有酸味,甚或他人闻之有酸腐气味。其病因多在肝胃不和,症见口中发酸,或伴嘈杂吞酸,脘痞嗳气,胁肋闷胀,食少纳呆,舌苔薄黄,脉弦数等。
凡酸水由胃中上泛,若随即咽下者,称为吞酸;不咽下而吐出者,则称吐酸。一般地说,吐酸是泛吐酸水的症状,常与胃痛兼见,但亦可单独出现。
凡酸水由胃中上泛,若随即咽下者,称为吞酸
有偏热偏寒之分。偏热兼见心烦、咽干、口苦、苔黄;偏寒兼见胸脘隐痛,呕吐清涎,舌苔淡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