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鼻甲或中鼻甲肥大

症状概述 医患问答 专家观点 相关疾病 相关经验
症状概述 病因 检查 诊断鉴别 预防治疗 缓解方法 饮食禁忌

鼻甲肥大是指鼻甲长期受到炎症的刺激引起鼻甲黏膜水肿,导致鼻腔阻塞.对于某些肥大的下鼻甲,使用鼻腔粘膜血管收缩剂及中西药物治疗,效果.........[查看详情]

下鼻甲或中鼻甲肥大的鉴别

  下鼻甲或中鼻甲肥大需要做如下鉴别。

  (一)鼻中隔歪曲或鼻甲肥大 患者的鼻塞常终年存在,多为单侧性,无鼻痒及明显季节性发作倾向。鼻窥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二)药物性鼻炎(rhinitis medicamentosa) 常见可以引起鼻塞和分泌物增多的药物有利福平及其多种制剂、神经节阻滞药、口服避孕药等。近年来由于鼻塞时应用的缩血管剂用量太磊,或作用太强(例如鼻眼净),也常可因其扩血管的反跳作用而造成药物性鼻炎,需仔细加以区分。

  (三)症状性鼻塞 除临床常见的感冒外,较易忽视的尚有妇女经前期的鼻塞症,怀孕期的鼻塞症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时的鼻塞等。

  (四)血管运动性鼻炎(vasomoto rhinitis) 是一种原因不明“发作性”鼻炎,患者鼻部症状常因气温改变、进食辛辣或吸入刺激性气味而突然发生,易与本病混淆,其鉴别要点为缺少喷嚏、鼻痒、咽痛等症状,抗组胺及脱敏治疗无效。

  (五)慢性鼻炎 又称嗜睡酸性粒细胞性非过敏性慢性鼻炎(eosinophilic perennial nonal lergic rhinitis),其鼻分泌物也有多量嗜酸性粒细胞,常终年有症状,但过敏原往往无法找到,因此病因不明。此类鼻炎患者常易伴发鼻息肉,有的还伴有感染型哮喘(因而构成“阿斯匹林过敏-哮喘-鼻炎鼻息肉三联征”),其与过敏性不同点是鼻充血及鼻甲肿胀明显,分泌物呈粘液样,抗组胺药疗效差,色甘酸钠及脱敏治疗无效。

  应鉴别鼻甲肥大的具体部位。

  (一)鼻塞较重,多为持续性、常张口呼吸,嗅觉多减退。

  (二)鼻涕稠厚,多呈粘液性或粘脓性。由于鼻涕后流,刺激咽喉致有咳嗽、多痰。

  (三)当肥大的中鼻甲压迫鼻中隔时,可引起三叉神经眼支所分出的筛前神经受压或炎症,出现不定期发作性额部疼痛,并向鼻梁和眼眶放射,称筛前神经痛,又称筛前神经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