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食癖

症状概述 医患问答 专家观点 相关疾病 相关经验
症状概述 病因 检查 诊断鉴别 预防治疗 缓解方法 饮食禁忌

异食癖是由于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和饲养管理不当等引起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种疾病的综合征。从广义上讲异食癖也包含有恶癖。患有此症的人.........[查看详情]

异食癖的预防
  缺锌是异食癖的病因,异食癖是缺锌的表现。缺锌可引起味觉素分泌减少。味觉素是一种含锌的唾液蛋白质,是维持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的结构功能和代谢的重要营养素,故缺锌可引起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增生修复和角化不全,易于脱落,脱落的上皮细胞易阻塞味蕾孔,使食物难以接触或接触味蕾孔不全,不易引起味觉,或造成味觉减退、味觉敏感消失,或致味觉紊乱,发生食欲不振、厌食或异食癖等临床表现。国外曾有报道,异食癖患儿血清锌含量低,补锌后症状改善或消失。国内也有类似发现和临床诊治的经验。

  本症的治疗以教育和行为疗法为主,对年龄较大的少年儿童要提高其认识,讲吃异物的危害,把其周围环境中的患者爱吃的非营养性物质撇走而代之以营养性食品;对于患者由于吃这些非营养性物质而导致的躯体并发症,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予以相应的处理。检查身体有无导致缺铁性贫血的毛病,如月经过多、痔疮、营养不良、钩虫病等,需及时加强饮食照顾,调剂营养可口的食物,补充铁剂,纠正贫血或对症治疗;另一方面还可找心理医生,借助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他们进行心理治疗,以改变异食癖的不良习惯。从心理角度分析,“异食癖”是属于一种强迫行为。有这种“异食癖”的人,性格往往是较内向的,做事要求十全十美,过分认真,谨小慎微,喜欢幻想,喜欢钻牛角尖,是固执、刻板的人。所以,首先改造这种不良性格,这是彻底治好“异食癖”的基础。

  患者父母应对患儿进行正确引导,使患儿注意力集中到其他事情上去,如运动、读书、写文章、跳舞、唱歌及关心社会事务等来转移对异食的注意,必要时可予以行为治疗如厌恶疗法及阳性强化法。在使用阳性强化法时主要以奖赏为主,但要注意奖赏要投其所好,主动迎合孩子的兴趣,并且同一奖赏不宜长时间使用,否则强化作用会逐渐减弱。久而久之就可克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