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都神经内科 面瘫类型有哪些 带你认识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

面瘫类型有哪些 带你认识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

2019-01-09 15:00

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在脑梗塞,脑出血,受风后发生。常见的面瘫类型有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种。面瘫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平时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身体疲劳。在恢复期,应当积极进行恢复训练,这样就能使面部神经尽快恢复。

  面瘫是一种常见的功能障碍性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像长时间吹空调,受了凉风,脑梗塞,颅内肿瘤等都会引起面瘫。面瘫会导致患者出现嘴巴歪斜,眼裂扩大等症状,患者无法完成基本的抬眉,闭眼等动作。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面瘫类型有哪些。

  1、中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瘫通常是由于脑梗塞,脑出血,颅内肿瘤等疾病引起的。这部分患者脸上部的肌肉并不瘫痪,可以做出闭眼,扬眉,皱眉等动作。而脸下部肌肉则会瘫痪,会出现鼻唇沟变浅,嘴角下垂等症状。除此以上症状外,还会出现头晕,头痛,呕吐,意识丧失,失语,偏瘫等中枢系统的症状。

  2、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多数和耳科疾病有关系,患者会出现眼睑不能完全闭合,嘴角下垂,无法抬眉,额头皱纹变浅或消失,患侧眉毛变低,睑裂变大,流眼泪,笑时口角向一侧牵引,说话时发音不清,嘴角漏水等症状。

  面瘫的治疗方法

  1、急性期治疗。在面瘫的急性期,可以用超短波热透,红外线照射,局部热敷等方法进行治疗,这样可以改善面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和水肿。除此之外,还应当进行抗病毒治疗,补充一些B族维生素。

  2、恢复期治疗。在面瘫的恢复期,应当继续服用B族维生素治疗,同时接受针灸、碘离子透入疗法等治疗。患者应当尽早做功能训练,可以对着镜子做出皱眉,闭眼,抬额头,露牙齿等动物,促使神经功能恢复。

  了解了面瘫的类型和主要症状,对于面瘫的预防和恢复都有很大的帮助。出现面瘫症状以后,患者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治疗,不要自行用药。面瘫一般是由于疾病引起的,因此需要一个恢复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如果患了面瘫后精神过度紧张的话,就会影响到病症的恢复。

展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