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在病变部位、临床表现、伴随症状、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区别。
1. 病变部位:
中枢性面瘫病变部位在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通常由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等引起。周围性面瘫病变部位在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常见病因有面神经炎、耳部感染等。
2. 临床表现:
中枢性面瘫主要表现为病变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即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流口水等,而闭眼、皱眉等动作正常。周围性面瘫则表现为病变同侧面部所有表情肌瘫痪,包括额纹消失、不能皱眉、闭眼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等。
3. 伴随症状:
中枢性面瘫常伴有肢体偏瘫、言语不利、吞咽困难等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周围性面瘫可能伴有耳部疼痛、听力下降、味觉减退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患侧乳突部压痛。
4. 治疗方法:
中枢性面瘫主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周围性面瘫在急性期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神经营养药物等治疗,同时配合康复训练。
面瘫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积极配合治疗。治疗期间要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风刺激,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规律,合理饮食,以促进病情恢复。
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的区别...
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的区别...
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的区别?...